2)第五百四十六章 国战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了山海关的各类防御设施,更是修建起来了一座拥有众多码头泊位,吊装设施的军事港口。

  如今山海关那边的港口码头,在紧急情况是是可以满足十几万大军所消耗的物资的吞吐量的。

  之前的两次寒冬时节,幽杭运河冰冻,北方大地冰封的时候,楚军就是大规模使用海运向北方驻军运输补给。

  尽管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归是能运输。

  但是除了山海关外,前线刚占领的辽西走廊的一些沿海地区,这些地方可就没什么大规模的港口了,有的也只是一些原始的小港口,这些小港口停泊少量大船还行,但是别指望能够同时停泊大量海船了,码头泊位不够……

  而吊装设施,码头仓库这些配套设施就更加不足了。

  哪怕第三集团军的工兵部队以及海军北洋舰队里的工程部队,没日没夜的扩充修建宁远中右所的码头,但是也无法容纳大楚帝国庞大的海上运输舰队。

  因此,楚军的海上运输,只能是分散到各个港口里卸货,然后再通过陆地转运的方式持续运往前线。

  而随着宁远中右所港口的紧急施工,后续这个地方将会成为大楚帝国第三集团军以及近卫军部队后续行动的主要物资中转站。

  按照后勤部方面的计划,这个港口在半个月后,至少要承担前线大军一半物资的供应量。

  对此,第三集团军司令左英哲上将其实还是有些不满,不过他也没办法。

  陆地运输太麻烦,需要动员的人员太多,而且速度慢,最关键的是还会面临东掳人骑兵的威胁。

  虽然前头楚军已经在广宁中前所击溃了两万东掳骑兵……但是人家东掳人可不仅仅只有这两万骑兵……

  他们还有数以万计的骑兵,并且东掳人控制的漠南蒙古里也包含了朵颜三卫地区。

  这些地区里的蒙古骑兵,同样能威胁到南方辽西走廊的楚军补给线的安全。

  说起这个朵颜三卫,其变化很有意思!

  从朵颜三卫的变化,基本可以看出来明王朝在万历、天启、泰昌、崇祯四朝数十年间的内外政策的变化。

  朵颜三卫早些年,尤其是被戚继光一顿胖揍后,基本都老老实实的选择了臣服明王朝。

  因此万历年间里的中后期里,朵颜三卫都是明王朝忠实的藩属或者说雇佣军。

  甭管什么名义,但是那个时候的朵颜三卫是为明王朝所用的。

  等到后来东掳人崛起后,明王朝持续对朵颜三卫进行拉拢扶持,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持续压制围剿东掳。

  不过后续逐步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野心勃勃的想要统一漠南蒙古,并对众多漠南蒙古的部队发动征服战争。

  在这个过程里,众多漠南蒙古的部落为了自保,转投东掳人,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朵颜三卫的部落。

  这些朵颜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