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四十六章 国战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于是东边诸部落群起飏去,清遂尽收诸部而边事不可为矣’就更扯澹了。

  咋一看,朵颜三卫是在崇祯拒绝救援朵颜三卫后,朵颜三位才投奔东掳的,但实际上早十几年前东掳人就已经通过战争收复了一部分部落,又有一部分部落在林丹汗的逼迫写投奔东掳自保……

  朵颜三卫最终整体投奔东掳,很大程度是受到林丹汗试图统一漠南蒙古的缘故,和明王朝有些关系,但是关系也没那么大……

  说白了,明王朝末期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决定朵颜三卫的整体走向,撑死了就是没有继续拉拢而已。

  但是不细究,光看东掳人写的明史或崇祯实录,你会得出朵颜三卫之所以投奔东掳,是因为崇祯太傻逼的结论……

  史书,尤其是后朝编写前朝的正史,咱们得用怀疑、辩证的态度去看,不然的话,你看到的历史,只是后朝想要让你看到的前朝历史而已。

  《五代河山风月》

  因为你所看到的文字,不说百分百,但十有八九都是缺斤少两的,不同的文字记录同样一件事,那么你所看到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上面这一段东掳人编写的崇祯实录就是。

  怎么说呢,崇祯虽然挺傻的,但是也没傻到程度把整个朵颜三卫直接强行塞给东掳人的程度……

  就算他傻,他的臣子也不会这么傻……

  这里头必然有着更加复杂的深沉次原因,只不过深究起来,足够写一篇几十万字的历史论文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不过从这段记载里,我们依旧可以了解到明崇祯朝时期,明王朝对朵颜三卫的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政策的变化好坏,先不去评价,只说结果:天启年间还作为明王朝东北屏障的朵颜三卫,在崇祯年间后,彻底从明王朝的雇佣军变成了明王朝的敌人……

  东掳人不仅仅实力大增,而且蓟镇、密云乃至宣大等地边地直接暴露在了东掳人的兵锋之下。

  东掳人后续绕道蒙古,从喜峰口杀入北直隶,就是明王朝经营朵颜三卫全面失败的苦果。

  如此也就导致了楚军杀入辽西走廊的时候,北方同样也面临着东掳控制下的朵颜三卫的威胁。

  这也是第三集团军在北方部署重兵的缘故!

  在蓟镇一线,有第三集团军麾下的第六军,此时也朝着朵颜三卫的方向杀了过去!

  同时在辽西走廊的北侧,第八军也是沿着辽西走廊北侧的长城向东挺进,基本上和那边的第三集团军主力之第一骑兵军,第九军以及集团军直属部队,还有近卫军部队保持同一节奏。

  就是为了掩护南方主力部队的侧翼。

  整个东北战役,可不仅仅是只有辽西走廊南部攻打几个关卡城池而已,而是一场波及数百公里的大规模会战。

  辽西走廊这边是主战场,但是辽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