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六十章 地图修铁路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楚帝国山东行省济南府,此地历来都是山东地区的水运枢纽以及工商业重镇,不过之前的发展很一般,现在发展的其实也不咋地。

  发展的不咋地,这是罗志学抵达济南城后的第一印象。

  当然,这种发展不咋地,是说和南方的一些经济发展良好的大城市相比,是大楚帝国内部进行的比较。

  如果拿出来和前明时期,乃至以往的任何一个王朝时期进行对比,那么今时今日的济南城都能吊打。

  并且是差了十几层差距的吊打。

  工业化时代的济南,哪怕是在罗志学的眼里发展的不如意,但也远远不是农业时代的城市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管是工商业产值,还是民众生活水准,那都是需要让农业时代的城市仰望的存在。

  这是生产力导致的巨大差距!

  御用马车行走在街道的时候,罗志学看着城市里的道路,桥梁还有街道周边的建筑,心中暗自估摸着,济南城的发展,至少落后南方大城市十年以上。

  城市基础建设上,大概也就和金陵城十年前的时候差不多。

  这种亲眼所看到的直观场景,远远要比在文件上看各种报告书以及冷冰冰的数字要显得更加直观,更让人清楚当地的发展困局。

  并且罗志学更加清楚,济南城的发展落后,并不是个例,而是长江以北各省的普遍情况。

  哪怕是帝国大力扶持的天津以及辽东这两片主要的北方工业区,在经济活力上也远不如南方的长三角工业带以及珠三角工业带。

  之所以如此,还是明末时期北方数省遭到了严重的战乱破坏分不开关系。

  以山东为例,山东地区因为地处北方,在宋金元等时期里都保守战乱影响,人口稀少,经济发展不咋地。

  金朝时期更是因为战争以及金朝自身剥削的问题,倒是元初时期里当地的人口只剩下百来万,这种情况在元朝时期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为何?

  元王朝的统治阶层可是蒙古人,他们当时的统治核心地区就是在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汉人自然是多有压榨,同时蒙古人因为是游牧民族的缘故,很喜欢圈地放牧养马,这圈的地,可都是农田!

  而当时山东的益都马场,就是元王朝在华北地区里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型牧场之一……当地大量的耕地都被蒙古人用来放牧养马了,可想而知当地的粮食产量肯定不咋地,人口也不咋地。

  明朝收复此地的时候,此地人口稀少,大量土地也是无人之地,后来明王朝在当地鼓励开垦才让当地逐步恢复元气。

  等到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山东的耕地面积已经有了七千多万亩,全国各省里名列第三。

  等到明王朝朱棣定都幽州,京杭大运河成为交通要道后,运河沿岸的山东也顺势发展了起来,不过只局限于明王朝前中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