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品尝周蓉的纯真_漫游影视世界从流金岁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事。」

  周蓉:「别废话,我已经最快了。谁让你这么重拖我后腿。」

  李浩宇:……

  …………

  邮局在城南,周蓉带着李浩宇足足骑了一个多小时。

  李浩宇看的出来周蓉确实很熟悉路线。

  她一路上七拐八绕地,最终停在了邮局的门口。

  李浩宇看了一下日头确实还需要自行车,不然走过来邮局真的下班了。

  李浩宇对周蓉说:「你在外面等我,我去问上一问。」

  周蓉点了点头说道:「就算没消息也不用失望,《乡村教师》写的是真不错,就算这次不行,下次也一定会成功的。」

  李浩宇:「放心我没那么脆弱,我可是块金子,不对是金矿!

  「如果他们没有眼光,未来有的是他们后悔抹眼泪的时候。」

  李浩宇询问了一下,果然有自己的挂号信。

  他拿着奶奶给他办的新身份,很快确认了一下就拿到了。

  李浩宇看了一眼,里面果然是首都出版社的回复。信里面是发表成功的祝贺涵,还有就是《乡村教师》的稿费。

  足足312元!

  考虑到《乡村教师》篇幅大概30000多字。那稿费大概是千字1000块,确实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不过是四十块左右,这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可只是发表的稿费,出版费用可没有算进去的。这可不像互联网时代盗版那么猖獗,甚至可以称得上出版行业的黄金时代了。

  这个年代应该是文学繁荣的最佳时期。

  因为人们刚刚从文化饥荒中走出来,精神空虚,需要文化填充,对文学作品的渴求是空前绝后的。

  青年人都以爱好文学为荣,那些征婚启事中都有「爱好文学」的列项;业余时间都花在阅读文学作品上,谈论、诗歌、散文创作上。

  文学杂志虽然很少,每个省公开发行的也就二三份,每份的发行量影响力可达到数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影响相对弱的也有数万册。

  一个文学青年哪怕一年发上一篇,至少可能在省内成名倍受关注。李浩宇现在也算完成了,回到过去当文豪计划的第一步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兜里有钱了。

  李浩宇的后续计划终于可以开展了。

  不过现在最关键的事情,还是应该犒劳一下门口那个小苦工周蓉。

  李浩宇装作垂头丧气的样子走出了邮局。

  结果他刚一出门,迎来的就是周蓉期待的目光。不过周蓉看到李浩宇的样子,哪里还能不知道结果。

  周蓉走到李浩宇的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这次不行就下次。我觉得这完全是编辑的问题。」

  李浩宇说道:「我真的太失望了一点,没想到稿费才这么点钱,区区几百块我都没脸见人。」

  「嗯……啊!」

  周蓉看着李浩宇嘴角的笑意,哪里不知道李浩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