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0章 三道贯通_极限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皇帝赵桓当然可以做的更好,可不也是做不到更好?人之见界不同,人之智慧不同,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做得更好,本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更需恒心。

  沈约轻叹道,“身毒不去,女修不可能做的更好。”

  聂山目光为之一亮,他自以为解释的不差,但和沈约相比,终发现自己始终流于表面。

  沈约一语切中世人痴迷的关键。

  “身毒?”天涯问道,“这是什么?释迦所在的国度?”

  沈约怔了下,在天涯发问前,他倒没想到这点,可想到中原将印度称呼为身毒,很可能是受到印度经文的启发。

  人身有毒。

  修行就是在去毒。

  天涯不知身毒倒是情有可原,因为它根本无身,思想纯正,自然不解世人如何养成身毒。

  等沈约将身毒一事稍加解释后,天涯问道,“你的意思是,人因各种偏见、傲慢,贪嗔痴,养成了身体固化的毒素,堵塞了人体脉轮,这才让世人陷入永无止境的无明中?”

  众人惊诧,闻言竟各有启发。

  沈约微微点头,“不错,偏见越多,人体毒素越难清理。这种毒和自然的毒物不同,但对人体的损伤,影响更是深远。”

  天涯立即道,“有偏见自然有正见,正见何来?”

  沈约解释道,“正见本从明心而来。”

  “明心怎得?”天涯再问。

  沈约并不犹豫道,“道法清静无为,如浑水静止方能显清;释家止观双运,以类比近明仿明再达真明;哪怕儒家其实都有明心法门,说的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微有凝顿,沈约补充道,“但儒家始终将物、事、人三分,却难有天地人合一的真正魄力。”

  解释到这里,沈约暗想,儒家讲求敬天,本质却不认为天地有灵,少了了解天地的想法,终究只在人道不足上转悠,这应该就是独尊儒术的弊端。

  人是有天性的,可儒家将天、人强行切割,各种不合、抵触和割裂由此而生。

  完颜娄室听沈约说的极为清晰,将三道贯通无碍,不由赞道,“沈先生实有大才。”

  无论道、释、儒,因为创始人近根,是以所见本类似,偏偏有后人末学,分门别类的管中窥豹,更在细节上纠缠再度分裂、引发争论不休,却不知早偏本心,不过缘木求鱼罢了。

  众人如完颜娄室般,听沈约归繁琐为简一,都不由赞叹沈约的见识。

  天涯却道,“可我本无心。”

  众人又怔。

  无身自无心,对世人而言,沈约所言已清晰明了,可对天涯而言,这一切却是极难理解。

  不想沈约微微一笑,“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又言无有说法,就是告之世人,法尚取舍,法如舟筏,可若天生善水、善游,何须舟筏?”

  看着那益发明亮的墙壁,沈约一字字道,“诸多比拟说法,只为迷途点灯,普度心无定向之灵,可伱早在明途,心知所向,再有何虑?”

  墙壁再明。

  众人听闻沈约所言,终于明白——沈约是说天涯本是天才,自行天地间,如何要博得世人的认同,效仿愚人之举?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