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章 战斗力_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幼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升。

  社会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曾经忧心忡忡于,太高的待遇会不会造成文明发展不均衡,让太多人只专注于成为军人,从而荒废了社会的其余方面。对此,赵长星的意见则是,在当下这个较为特殊的文明发展阶段,执行一定程度的“先军策略”,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未来并不是没有调整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一艘“珠峰”级主力作战飞船终于从船坞之中离开,移交到了军方手中。相配套的空天母舰、预警飞船、小型作战飞船等,也在之后两年之内陆续完成建造,同样交到了军方手中。

  而,负责操纵这人类文明历史之上第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的,大约一万五千名经过层层选拔,个个都具备最顶尖素质的军人,为这一刻已经等待了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的严苛训练,二十多年的军伍生涯,已经将自身所负责的事项,如同本能一般镌刻在了基因深处。

  在仅仅一年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之后,战争委员会向赵长星提交了一份报告。

  第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已经形成战斗力。

  “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是的,仅仅一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远远不足以保护人类文明的安全,不足以保护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这之后第三年,第二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交付到了军方手中。之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一直到第十个为止。

  无论战斗飞船还是其余的什么东西,一旦进入正规化、流水化的建造模式,一旦让工业的力量爆发出来,那么建造速度都会迅速的提升。

  第一艘飞船的建造可能需要十年,第二艘飞船则可能只需要两年,甚至更短。

  当十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全部建造完成后,军事禁区之中的各大工厂转而开始全力建造比它次一级的“小行星”级飞船编队,以及更次一级,适合执行更小型任务的“彗星”级飞船编队。

  一边是装备,一边是人员,俱都在快速的稳步推进着。

  另一边,伴随着已交付装备的增多,战争委员会终于可以进行更加仿真,更能贴近实战场景的军事演习了。

  理论体系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实战的检验,人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存在多么巨大的疏漏。

  于是,拉卡伊9352星系便陷入到了隆隆“战火”之中。

  在庞大的恒星边缘,两支“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不期而遇,立刻各施手段,拼尽全力的保全自己,杀伤敌人——这是在演练“恒星附近高温高辐射环境下作战科目”。

  在某一颗小行星附近,一支负责防守的“彗星”级作战飞船编队,在众多地面炮台的辅助下,顽强的对抗着一支“小行星”级飞船编队的进攻——这是在演练“小行星防御与进攻战科目”。

  除此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大行星进攻与防御战科目”、“太空环境天军陆战队特种作战科目”、“具备宏观大气层的大行星进攻与防御作战科目”、“太空野战作战科目”、“冰行星地表特种作战科目”等等等等。

  其总数量高达上百种。

  就算如此,军方也还未进行有关气态巨行星、气态冰巨星等相关的作战演练。因为这个恒星系之中并没有这种类型的行星。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