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邺城有贤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主官可是世子心腹呀!回去抱紧了这条腿,还怕没有前程吗。

  邺城渤海王府。

  因为前段时间高欢先往邺城住过一段时间的关系,渤海王府并没有荒败感。

  路途劳累的高澄只接待了相州刺史段荣,便谢绝了其余官员的觐见。

  段荣是自己亲姨父,又是段韶的父亲,怎么样也不能怠慢了他。

  更何况段荣对高澄还有救命之恩。

  孝昌元年(525年),高欢在河北谋刺杜洛周失败,带领段荣、尉景、蔡俊等人以及家眷投奔葛荣。

  途中被杜洛周派人追杀,当时娄昭君还要顾着两个女儿,未满五岁的高澄坐不稳牛背,几次滑落下去,耽误了队伍速度。

  高欢当时张弓搭箭就要一箭射死高澄,娄昭君大声呼救,是段荣夺了高欢手中的弓箭才让高澄侥幸活得性命。

  当然,高欢真要狠得下心,哪还能等到娄昭君呼救,再由段荣夺弓。

  一番忆苦思甜后,高澄亲自将姨父段荣送出府,交代段韶这段时间就不要回城外军营,好好侍奉段荣。

  又在段荣面前伤感道:

  “澄所恨者,难见父王,不能承欢膝下。”

  段韶好色,但他确实是个大孝子,即使高澄不说他也要好好尽孝。

  可看着高澄那副装模作样的嘴脸,段韶就觉得犯恶心。

  关键父亲段荣还信了这家伙的表演,简直让段韶恶心加倍。

  这些年段荣与高澄相处时间真不多,除了当初高欢初至信都,高澄提议取沧州,迁居一部分鲜卑妇孺,缓解胡汉矛盾,两人在沧州搭伙过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少有交集,对高澄的了解,当然比不上四年来朝夕相处的段韶。

  送走了段荣、段韶父子,高澄回到渤海王府,耐心等待起张德兴。

  说实话,高澄一开始真的忘了这个人,但他肯定记得自己创设的均田使。

  河北是高氏龙兴之地,如今两父子一个在山西晋阳,一个在河南洛阳,在无法坐镇河北的情况下,高澄自然要在河北潜伏探子听风。

  入城前,许多听望许探子就去高澄落脚的驿馆汇报,高澄问了河北豪族以及官场等诸多事情。

  倒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河北官场的怪人,相州均田使张德兴。

  所谓相州均田使,由高澄所设,品级很低,但职权很重,主管相州公田回收与分配,这里面的油水海了去了。

  如今官吏升迁,还是在按照崔亮所设立的停年格,不论才干,不谈政绩,只看资历。

  而张德兴所任官职,位卑权重油水多,干得好差都不能升职,需要熬资历。

  这样的处境不贪污也就罢了,居然在处理公务之余,时常下郡县,往乡里探查田亩,唯恐公田被豪族抢占。

  旁人问他原由,张德兴总说:我是世子门生,干得好,是为恩主添彩,做得差,是给恩主抹黑。

  根据小高王的阅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