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豪杰末路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继续垒起了土山,以做迷惑。

  但被王思政借此瞧出了端倪。

  城楼缚木远比垒土山容易,如今已经被证实垒土山这一做法行不通,宇文泰为何还要执着于此?

  必然是要隐藏其余意图。

  垒土山,挖土,挖土,地道!

  稍作联想,王思政便察觉到了宇文泰的意图。

  挖掘地道最难的是挖出来的土该如何避人耳目,不被发觉。

  没有比垒土山更合适的方法了,混杂在民夫们由附近挖来的黄土,任谁也发觉不了。

  高澄将宇文泰当作大敌,王思政相信他的眼光,不敢轻视。

  因此,他不认为宇文泰会出这种昏招,必然是挖掘地道无疑。

  地道战不是一个陌生词汇,高欢、高澄两父子都有使用过。

  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送士兵进城夺门,而是掏空城墙下的土壤,先以木桩支撑,之后再在地道中放火,烧毁木桩,以此达到城墙塌毁的目的。

  高欢攻邺城,高澄打南荆州安昌城,手法如出一辙。

  恰巧当年安昌城的城墙崩塌,就是王思政主持修缮,他也常常思考若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略有所得。

  如今宇文泰掘地而进,不管他说是要运兵进城夺营,还是要掏空城墙地基,王思政都有办法应对。

  他当即命人沿城挖掘堑壕,以此截击地道,分派将士守堑,城外地道一旦挖透堑壕,有西魏将士露头,立即截杀。

  同时为了防备西魏于地道伏兵,也准备了风箱与柴火,打算守在各条地道口放火烧烟,熏死里面的关西老鼠。

  宇文泰前后忙活将近一个月,徒劳无功。

  将士伤亡倒不多,但大量的土木作业让民夫与辅兵们精疲力竭。

  不等麾下将领来劝,宇文泰已经决意罢兵。

  再在玉璧城外折腾下去,真要影响秋收了。

  宇文泰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派遣将士在玉璧周边劫掠一番后,退兵而走。

  对于饥荒了一年多的西魏来说,这场秋收无比关键。

  高欢针对这场秋收有没有动作,答案是并没有。

  历史上,高欢沙苑大败,宇文泰于公元537年十月,东出攻占河南西部、三荆以及蒲坂等地。

  直至公元538年七月,高欢才率军南下,在河桥之战中,虽然丢了高敖曹,被西魏阵斩一万五,赴河而死数万,但终究是将宇文泰赶回了关中。

  高欢硬生生看宇文泰在河南西部补给了大半年才出兵,自有他的苦衷。

  一场大败之后,将士们的士气与信心恢复都不是一朝一夕。

  高欢在关东河南作战尚且需要休整大半年。

  如今距离西征失败才半年,又哪敢再往关西。

  但他自己不愿走,不妨碍在得知宇文泰退兵后,命窦泰领军两万入驻玉璧,给予对方压力。

  不过宇文泰早就看透了贺六浑如今色厉内荏的本质,笃定玉璧守军不敢南下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