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忠臣义士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让高隆之欺负元善见,他不带半点犹豫,可要他杀一个高欢要保的人,借高隆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命令家仆将荀济驱赶走,高隆之也没心思去尚书省了,直接转道往中书省寻高澄哭诉。

  高澄哪舍得让自己的老宝贝受委屈,他就不明白了,这些元氏死忠怎么就不愿体念一点国家不易。

  不就是让元善见代缴宫人免役钱么,这么做不还是为了让权贵代缴奴婢免疫钱,逼迫他们进一步释奴么。

  他洛阳渤海王府奴仆上万,高澄不也以身作则,代缴了这笔钱么。

  “大将军,崔尚书说户部库房已满,大将军所缴免役钱,请暂时寄放在渤海王府。”

  就在高澄安慰高隆之的时候,往户部运送渤海王府免疫钱的尉兴庆回禀道。

  你看,小高王不只要缴纳免役钱,还要帮崔季舒代为保管,他又何曾与人抱怨过自己的艰辛。

  让尉兴庆将钱搬回渤海王府,高澄继续安慰高隆之道:

  “叔父与我是血脉至亲,何必因他人之言耿耿于怀。”

  随侍在旁的薛虎儿与纥奚舍乐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姓高,一个本姓徐,哪来的血亲可言,但他们也不敢问。

  高隆之老泪纵横,恳请高澄处置荀济。

  可高澄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能定荀济死罪的行为,小高王再是嚣张跋扈,也没有在《太昌律》上写下忠于元氏为死罪,这一条。

  高澄一筹莫展的时候,高隆之抹着眼泪建言道:

  “何不将其放逐江南。”

  高澄暗道:好家伙,最近在家里没少读《三国志》吧。

  至少熟读曹操将祢衡送给刘表,刘表又转送黄祖,最终祢衡为黄祖所杀的记载,否则借刀杀人不至于玩得这么溜。

  小高王没有急着答应下来,只是问出心中疑惑,高隆之回答道:

  “大将军欲代魏,下官读史以寻成例而已。”

  高隆之的贴心让小高王心里暖洋洋的,当即命人将荀济逐回江南。

  这一举动引起轩然大波,无数读书人请愿,也不能改变高澄的心意。

  荀济被高澄亲卫押送离洛的时候,满城读书人相送,大家不敢指责高澄,于是大骂高隆之这个奸佞。

  高隆之自觉逼走了荀济,心情舒畅,也懒得再去计较,只要不说他姓徐,随便世人怎么骂。

  荀济别过送行的儒士、学生,登上马车南行,却在马车上看到一封字迹丑陋的书信。

  ‘澄父子身居高位,进则生,退则死,处境艰难,荀公不知也。

  ‘父王爱公,欲保全,不使公居于高位。

  ‘澄亦爱公,逐公于江南故地,保全公之性命耳。

  ‘公处北地,秉忠君之志,必死矣。

  ‘萧衍年迈,顾念旧情,必不以旧怨罪公,或有一线生机。’

  荀济看罢,慨然长叹。

  高澄驱赶了众人,独坐中书省。

  “韩亡子房奋,秦帝仲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

  与元善见吟诵的愤恨不同,高澄的语气中满是惋惜。

  谁都爱忠臣义士,高澄也不例外。

  可他没想过要改变荀济,也清楚自己改变不了,更不愿意改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