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抉择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也不至于下令强攻玉璧,只得悻悻而归。

  所幸,因为绕道的关系,并未有被东魏哨骑察觉,否则这八千人招来东魏阻截,只怕难以逃回渭南,这也是宇文泰不敢加派人手的另一个原因,一旦行迹泄露,这支军队也将被葬送,所谓奇谋妙计,见效了,收获自然巨大,但其内含巨大风险也在于此。

  侯莫陈崇披星戴月返回渭南大营的时候,已经是太昌九年(54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深夜,宇文泰得知玉璧守备充足,怅然无语。

  而渭河北岸十余里,东魏大营哪怕是在夜里,也是戒备森严。

  吃一堑长一智,三年前因宇文泰趁夜袭营而导致大败,这一次痛定思痛,怎么也不会再跳进同一个坑里。

  高家父子彻夜商议军情后,高澄走出营帐,月明星稀,他遥望长安方向,心中七上八下,明日就是约定的降卒叛乱的时间,,也不知道慕容绍宗能否功成。

  受命负责统御降卒,掀起暴动的正是久未露面的慕容绍宗。

  作为一名现代人,高澄很清楚,发动一场叛乱不难,难的是如何能在对方反扑下站稳脚跟,领导者的能力决定一场叛乱的最终成败。

  高澄不会放任降卒自己推选主事者,又担心空降一名最高指挥官会有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隐患。

  于是在入关时,高澄便在调派慕容绍宗带了几名小校脱离队伍,在宇文小姑的帮助下,与降卒暗中联络,也是他为高澄传回情报,将于十一月二十三日举事。

  对于慕容绍宗的能力,高澄向来放心,毕竟又不是让慕容绍宗下水游泳,以他的才智,领导一场叛乱绰绰有余。

  之所以选择慕容绍宗,另一个原因在于他鲜卑人的身份,不论智谋,高澄也不可能派遣高敖曹一个汉将去统率鲜卑降卒。

  高澄将目光转向渭水南岸,只是不知道宇文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又会做出怎样地选择。

  作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以宇文泰之智,不可能不知道仓促回师所面临的危险,比如东魏派出精锐提前绕道,在归途中设下伏兵,而后与追击的部队前后夹击。

  高澄把自己置身于宇文泰的位置,如果他是对方,必然不顾降卒叛乱,封锁消息,专注于与东魏决战,只需前线获胜,长安附近的降卒闹腾再大,也翻不了天。

  而如今的问题是,宇文泰又该如何迫使东魏与他决战。

  是在归途中故意露出破绽,引他来攻?

  高澄凝眉不语,夜色越发深重,睡衣来袭,他也不再细想,一切等明天之后长安来了消息,再与其父高欢一同思量,毕竟贺六浑还没到年老智昏的年纪。

  太昌九年(54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长安子城。

  所谓长安子城即附属城池,如南梁建康附近的石头城,以及东魏洛阳西北方向的金墉城。

  西魏再是疏忽大意,也不可能在戒严的情况下放任大批东魏降卒入长安,慕容绍宗早早就在长安子城中坐镇,身边围满了提前联络好的降卒军官们。

  昨晚本想通宵,结果被人拉去睡觉了,六点才醒,先码2000,今天白天努力吧,刚好把作息再次、再次调回来,下一章在下午三点前,五千字,然后晚上十二点前有一章六千字,今天定个1万3的目标,没做到的话,老规矩,12号发红包。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