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5章 药王(4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澄躬身向全元起赔罪,全元起却不敢受这一礼,他虽有妙手回春之能,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医者。

  “大王无需如此,老朽万不敢当。”

  全元起上前搀扶,高澄却趁势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与全元起同榻而坐,感慨道:

  “孤将先生请来北地,并非只为一己之私,孤幼时曾见庸医误事,害人性命,便有志于学医,悬壶济世。

  “年岁稍长,又知一人治不了天下疾病,又立志于学成后,广收门徒,让世上多些救人的良医,少些害人的庸医。

  “然父王草创基业,孤身负重任,便再也无暇抽身研读医书,但大兴医道的志向却未曾改变!”

  全元起闻言疑惑道:

  “医道?”

  “没错!便是医道!”

  高澄肯定道:

  “医者承黄公之术,怀济世救民之仁心,存谨慎负责之品质,倡毕生钻研之精神,即为医道。

  “全翁曾历仕宦,得居侍郎之位,却视富贵如闲云,弃职著书,穷尽心血,得《注黄帝素问》八卷,以留后人,当为医道之大成者。

  “孤有意在洛阳开办医学,还请全翁侨居于此,任院长,以医者仁心、品质、精神,教化生员,救世人之疾苦。”

  说罢,高澄拿出一份诏书,诚恳道:

  “孤听闻全翁北上,即向天子请命,以著书之功,为全翁封赐县伯,食邑五百户,若全翁愿居此任,只三年时间,孤愿再以教化之功,为全翁请侯爵之封,若有一日桃李满天下,孤愿再以济世之功,为全翁请公爵之封,还请全翁以天下百姓为念,莫要推辞。”

  全元起虽然当过一段时间的侍郎,但确实是没有爵位的,如今高澄将所谓伯爵、侯爵、公爵一个个大饼朝他扔来,再怎么视富贵如闲云,也招架不住。

  与官位不同,爵位是可以传系子孙,又有谁能忍住这般诱惑,况且小高王说话又好听,什么著书之功、教化之功、济世之功,哪怕是将来赏赐爵位也是师出有名。

  至于齐王有没有能力兑现,这一点无需任何怀疑。

  况且家人全被送来了洛阳,全元起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应下道:

  “大王盛情如此,老朽不敢推辞。”

  高澄闻言,欣喜过望,却又命人抱来一个满了周岁的婴孩,说道:

  “此小儿姓孙,名思邈,出生后害了风冷,体虚多病,还请全翁施术救治。”

  全元起以为是高澄要考校他的医术,便一口答应下来,于他而言,并非难事。

  然而他却不知道,襁褓中,受风冷折磨的小婴孩便是高澄为自己后半生找的依靠。

  相较于全元起,药王孙思邈在后世可要大了许多。

  后世有记载说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然而根据其自述‘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便能知晓,他必然是殷实家庭出身,只不过后续为治病,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