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禅让(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齐王殿下给严词拒绝。

  高澄厉声训斥高隆之,宣称他与先王两代人掌权,一心只为匡扶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渤海高氏以忠孝传家,他不能置祖训于不顾。

  当然,小高王自己也不知道自祖父高树以上,祖宗们都留有什么遗训。

  然而高澄的谆谆教诲却不能使高隆之这个目无君上的奸贼悔悟,五月上旬,他再度领着群臣向元善见上表,请求天子禅位于齐王。

  元善见于是第二次下诏,表示天命无常,自古帝王不一姓,社稷当归有德之人。

  谁是有德之人,那自然是大魏寡妇之友,齐王高澄。

  元善见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群臣依旧上表劝进,表达对齐王代魏的支持。

  不过就连继承王位都得六辞六让的小高王,又怎么会在第二次禅让时点头。

  于是整个太昌十六年(547年)的夏秋两季,任由元善见一再表示魏室不德、天命在齐,而齐王高澄却连番上表辞章,推辞好意,往来一共九次,元善见人都快被拉扯麻了。

  入冬以来,各地秋税多数运抵国库,其中也包括陇右、鲜卑迁户的税款,这是高澄施恩,下令为他们减免五年税赋后,第一次向朝廷缴纳秋税。

  府库充盈,高澄也终于点头,准许高隆之等人发起第十次劝进。

  太昌十六年(547年)十月十三,北方三十八州刺史及下属郡守尽皆上表请求齐王进位,元魏宗室见状,也知道在九次辞让之后,高澄掀起如此声势,必然是要动真格了,纷纷跟进,唯恐动作迟了,惹怒齐王,日后被清算。

  十月十七,元善见亦在尚书令高隆之,左仆射孙腾、右仆射杨愔、中书监司马子如等大臣的劝说下,第十次向齐王颁下禅位诏书。

  同时效仿尧舜禅让,尧以二女妻舜的典故、曹丕代汉,献帝以二女为曹丕之嫔的旧例,嫁二女于高澄。

  两位小公主虽非高皇后所生,但按照庶出子女以嫡妻为母的规矩,应该要称高澄一声舅父,而以元善见与元仲华的兄妹关系,似乎也要唤一句姑父。

  这样的做法有违伦理,但确确实实就是这么个流程。

  这一次高澄并未一口回绝,却也不作表态,只是闭门在家不出。

  尚书令高隆之领着洛阳群臣往齐王府门外哭拜,乞求齐王殿下顾念苍生,莫再推辞。

  高澄依旧没有开门,少倾,天子亲至齐王府,高澄这才开门迎君,神色尽显诚惶诚恐。

  元善见却不进门,当着群臣的面紧紧握住高澄的手,言辞恳切道:

  “尔朱暴乱,国势倾颓,得齐献武王(高欢)重悬日月、再造魏室,才有朕侥幸登临帝位。

  “然御极十六年以来,却无寸功加于社稷,无恩德施以黎民,而齐王以英明之略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