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行政班底 (3000)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被封王,但他自己却可以凭南征之功升爵。

  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废寝忘食,几乎住进了兵部的原因。

  随着高澄登临帝位,他原本的许多官职尽数卸下,如前文提到的领军将军便有王士良继任。

  三省六部的台阁高官们也多少有了调动。

  尚书省依旧由阳夏郡王高隆之总领庶政,担任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由户部尚书崔季舒兼任,负责户、工、兵三部,而尚书右仆射由吏部尚书崔暹兼任,负责吏、礼、刑三部。

  尚书左丞宋游道辅佐尚书令高隆之,总领纲纪,尚书右丞由黄门侍郎崔昂调任,辅佐左仆射崔季舒,掌管府库钱粮。

  同是博陵三崔,别看崔季舒年纪最小,作为最先投靠高澄的文士,他资历最深,按宗族辈分,哪怕崔暹比他大了一轮多,也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叔父。

  这也是如今博陵三崔以崔季舒官职与地位最高的原因,与他打拳厉害关系不大。

  六部之中,除兵部尚书封子绘,以及兼任户部的崔季舒,兼任吏部的崔暹外,工部尚书由辛术留任,刑部尚书由主修《太昌律》的封述担任,礼部尚书则由原礼部侍郎司马子瑞升任,他是司马子如的侄儿,以清平、正直著称于朝野。

  值得一提的是,刑部尚书封述如今受命以《太昌律》为蓝本,结合这些年的颁行实践经验,主持修撰《齐律》。

  刑部具体事务转由广平郡王高孝琬的舅父宋钦道以刑部侍郎一职,代为处理。

  至于原尚书省右仆射杨愔,则调往中书省担任中书令,原中书令司马子如由于高澄卸去中书监一职,升任中书监,但明眼人都知道,司马子如如今五十九岁,在这一任上干不了多久,往后高澄要么裁撤中书监一职,由杨愔以中书令身份掌管,要么升杨愔为中书监。

  无论如何,中书省必然是在将来由杨愔掌管。

  另外原尚书省左仆射,咸阳郡王孙腾则是去职养病,也随之卸去了侍中的职位。

  高澄受禅时,孙腾已经病得很重了,是由其子孙凤珍掺扶着走上的受禅台。

  作为高欢在晋州时的长史,怀朔镇时的旧友,六十八岁的孙腾已经是高寿,高澄亲往孙府慰问,此前也让全元起诊治过,只是纵有回春妙手,也难治行将老病而死之人。

  随着孙腾去职,李元忠、封隆之相继病死,当年出巡地方安排的四名侍中,只剩了广阿郡王窦泰这位武将独掌门下省,于是才有了高澄将长乐郡王高乾召回中央之举,当然其中也有担心他久在幽州,深植势力的原因。

  高乾不疑有他,与新任幽州刺史交接后,便赶紧跑回了洛阳任职。

  毕竟高澄对他们高家那是真的没得说,抛开徐隆之这个硬蹭热度的,整个河北士族中,封王的只有高乾与其弟永昌郡王高敖曹,而四弟高季式如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