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南下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

  九月中旬,高澄抵达浔阳,段韶、高季式、吴明彻三路大军主帅,与统筹荆南防务的斛律光都已经在城中恭候。

  但时隔数年,也得往长安走一趟,免得他们忘了小高王的威仪。

  只是面对北齐不加掩饰的三路大军,陈军内部对于该如何御敌,却有了分歧。

  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分兵把守险要,依险据守,等到夏季,北人难以适应炎热气候,自会退去。

  时间来到九月底,不只是江南三州六十万民夫陆续就位,就连陈霸先都已经在岭南完成了军事动员。

  酒过三巡之际,高澄举盏与众人道:

  “自朕嗣业以来,先取淮南,再夺江汉,柔然归心,江南纳土,环视宇内,独有岭南、蜀地不尊王化,以区区之地负隅顽抗,行螳臂当车之举。

  不止如此,高澄甚至派遣随自己南下的三万骑卒开赴江陵,使得楚州面临的军事压力进一步增大。

  至于伐陈,一旦进展不顺,大可班师。

  又仔细交代斛律光镇之以静,需得宇文泰领主力支援岭南,才能尝试进夺楚州。

  而梁州厍狄干也不会闲着,汉中方面军事力量同样被调动,大作声势,佯攻蜀道,使得宇文泰不敢分北部之兵,增援东境门户。

  三方国力对比的巨大差距,也是高澄能够如此从容布置的原因。

  按理说,江南百姓这些年被萧家内战祸祸得不轻,都有了应激障碍,一听说要随军做民夫,应该是一百个不愿意。

  高氏原有的统治根基秦岭、淮河以北未作动员,就连随军的州郡兵都是从淮南抽调,共六万人,分拨给三路人马。

  高澄没有再去梁州,有厍狄干坐镇汉中,他放心得很,并于初秋时节返回洛阳,准备为接下来的南征做最后准备。

  昭德八年(555年)八月二十三,来不及等秋粮入库,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高澄决定征召江南、淮南、江汉五地百姓共六十万,作为民夫随军。

  若宇文泰被迫回师,自然还是以扑灭陈霸先为主要目标。

  “今起精卒十五万,辅兵六万,三路大军以伐陈,誓要扫除凶逆。

  一派认为,应该照搬此前全歼萧纶大军的旧例,放一路齐军入境,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围歼。

  四人纷纷应承下来,高澄当夜设下酒宴,与四人以及他们麾下都督共饮。

  但由于各地官吏提前宣扬政策,民众知晓缴纳免役钱后,并非是无偿征召,并且高氏掌权以来,也没有拿民夫当军粮的传统,最危险的也不过是填埋护城河,便也少了许多抵触。

  之所以有这般区别,一来是齐军战斗力不同于萧纶麾下将士,前些年是硬生生把南梁军队打得丧失了陆战的信心。

  其次是萧纶当时只有一路大军,而非三路来袭。

  若自己放开关隘,任由一路齐军入境,但对方反而稳扎稳打,占据关隘,不急于南下,自己便完全陷入被动,大军被牵制住,其余两路还顾是不顾。

  陈霸先在军中威望深厚,他的倾向终止了这场争辩。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