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日本陆军密码变化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擒龙不是普通的兵,他对世界各个军队,尤其是鬼子的军队的作战方式十分了解。

  沈擒龙对电台通讯早就非常重视。

  沈擒龙一直就觉得,八路军虽然条件差一点,但是在总体的军事思想上还是应该尽量抄最好的学。

  人家用电台通讯,可以很快进行广阔战场上的联系,指挥大部队统一作战,八路军自己没有电台,至少也得组织专门人员去抢啊!

  沈擒龙因为是长官专门派来学重要东西的,所以他也就没有按规矩进行,直接就插班旁听。

  沈擒龙练过禅宗,大脑开发得非常厉害,比通常的人记忆力强得多,他很快就学会了电台的操作手法。

  发报,密码使用,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沈擒龙就这样学会了。

  那时电台电报用的是莫尔斯码。

  1832年秋天,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有线电报发明者,也是莫尔斯码的发明者,在一艘航船上听一位游客讲起电学知识,被深深吸引的他脑中突发灵感,决定改行研究起如何用电线中的电流来通信。

  12年后,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的设想终于实现。

  报务员在操纵发报机上的电键的时候,电路中就时断时续地产生着电流,收报机中的电磁铁也因电流的变化而不停地接通和断开,持续产生着“嘀嗒”声。

  在发报时,发报员如果使连接发报机与接收机的电路接通时间长一些,接收机就会产生一声“嗒”,如果接通时间稍微短一些,接收机就会产生一生“嘀”,这样交替着发送长短信号,这些信号分别记录为“━”,“·”,几个信号连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字母和符号。

  当然,信号和信号间,字母和字母间也要有一定时间间隔,否则就会使接收方无法辨认,混在一起。

  对于一段“嘀嘀嗒嗒”声或者一张写满了“━····━━··━━··━━━”符号的纸,普通人要与莫尔斯码表一个一个比对才能得到原文,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译报员,却可以一边听一边在脑中将这些“嘀嗒”声直接转换成文字。

  英语只有26个字母,容易用长短信号表示,那么千奇百怪的汉字怎么用莫尔斯发明的电码进行传送?

  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密码的原理相同,就是用电台来发送四位数字,每个数字再分别用长短信号表示。

  四位数字最多可以表示10000个汉字,虽然不能全部表示汉字的60000字,但是这对于常用的汉字已经足够了。

  莫尔斯码虽然是为了电报通信而发明,但却未必一定要用电信号来传递,在使用密码最多的间谍行业,也会用节奏变幻的曲子、长短不一的线或图案来表达莫尔斯码。

  在战争中,无线电报在军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空中的电磁波也可以被敌方接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