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西门庄变法_霸宋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户、畜户和桑户高,

  不会比他们低;

  第五类是学户,就是将西门庄里所有的教书先生都召集起来,开办学堂,免费教授西门庄的每一个人学习文字——同时也是为

  给西门庄的每一个人洗脑。这些教书先生也是西门庄按月发给他们银钱、粮食和肉食;

  第六类是工户,工户又分为两班,一班为西门庄的农户、畜户、桑户免费打造农具,兼为军队打造各种兵刃;另有一班,进入

  西门庆开办的丝绸作坊,将桑户上交的生丝,织成丝绸,销往庄外。他们都有西门庄提供衣食生活所需。

  同时,允许这六大户相互流动,比如农户家里,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他们家的劳力可以去丝绸作坊里做工,贴补家用。

  另外,每家每户出一个壮丁,编练成军,服役三年。期间如果出现伤亡,则由西门庄发放抚恤金。

  当西门庄的百姓得知了西门庆颁布得这些变法条文后,由先前的惊恐转变为怀疑——期间,西门庆为了减轻百姓的惊恐,特意

  在西门庄里办了两场热热闹闹亲事,流水席敞开了让百姓们吃喝。一场亲事是岳飞迎娶内黄县知县的女儿,另一场亲事就是时

  迁迎娶李杜氏,不,现在不能再称呼李杜氏了,而是时杜氏——当这些条文正是开始全部施行了一个月以后,这个西门庄的百

  姓都处在一种亢奋之中,他们真是做梦也都没有想到,祝氏父子死了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且不说收入增加了,就是免费医病,免费让自己家里的娃娃有书读,这是他们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啊。

  以往病了,都是躺在家里等死,如今只要病了,自己去不了医馆,可以让家人去医馆,知会一声,医馆派出马车来接。当年岁

  大的百姓病了被抬进医馆的那一刻,老泪纵横:“老汉(婆子)活了一把年纪了,从来没找郎中瞧过病,没成想老了老了,还能

  进一遭医馆,这.这天要变了!”

  西门庆听说,过去祝家父子掌控着祝家庄的时候,家家户户为了节约口粮,都将不能劳作的老人都送去庄外,任由其自生自灭

  。

  西门庆刚刚主政西门庄的时候,也有这种现象,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又颁布了一条法令,庄子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

  ,每人每月领良米五十斤;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领粮米五十斤,外加五钱银子;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领除了

  七十岁的老人可以领的财货外,还能领猪肉五斤。

  一个老人一个月吃不了五十斤粮米,家里有老人的百姓一算账,家里养着一个老人每月还能多出二十斤以上的粮食,那怎么还

  会将老人赶出庄子去呢?

  就是东边的李家庄和西边的扈家庄也有百姓来西门庄找活计做,当然,任何活计都是西门庄的百姓优先,除非是人手确实不足

  的时候,才会招聘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人来做工。

  西门庄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安详,壮年的汉子和妇人们都有了活计,孩子们有了书读,就是老人们生活也有了着落。

  只要天气好,老人们都端着凳子坐在学堂的门口,说话聊天,听着学堂里孩子们抑扬顿挫的朗朗读书声。

  这日,西门庆刚刚从节度使官署里出来,伸了个懒腰,一个兵丁骑马到了西门庆的面前,翻身下马,拱手道:“禀报节度使相公

  ,在庄子外面巡哨的兄弟拿住了一个细作,这个细作兄弟们都认识,他是原来祝家的枪棒教师栾廷玉,岳将军派小的来问相公

  ,此人如何处置!”

  “你们将他带到官署来吧!”

  “小的遵命!”说罢,那兵丁又跃上马背,往来路绝尘而去。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