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二章 圣人学说,劝农书之害_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撇了撇嘴,不屑地道:“既是如此,劝农书上是如何说的呢?”

  黄观一下来了精神,脱口便洋洋洒洒地道:“盖闻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吾民生逢圣世,百谷顺成……”

  可刚一开口,朱寿便挥手打断了话头,说道:“停停停,观儿,你背的为父想睡上一大觉了!”

  “你们两个且说说,此书如何?”

  黄观沉吟了几下,拱手说道:“义父,孩儿以为,此文章乃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

  “天下百姓,读之听之,定可沐浴皇恩,辛勤耕作!”

  一旁的夏原吉不敢怠慢,忙道:“义父,孩儿也一样!”

  朱寿却摇了摇头,淡淡地道:“错了,错了,句句皆错了!”

  话音刚落,瞬间愣住了!

  错了?

  尤其是黄观,忍不住拱手问道:“义父,此劝农书,何错之有?”

  朱寿冷哼一声,鄙夷地道:“此劝农书,可陈列于皇宫当作祥瑞,也可赐給藩臣之国以耀天朝上威,唯独不可下发于百姓!”

  “华而不实!”

  一旁的夏原吉忙问:“义父的意思是……”

  朱寿微微抬眸,笑问道:“原吉,为父问你,此书辞藻之堆砌,甚至是生僻之字,连秀才都看不懂吧?”

  “百姓少有识字者,倘若你是种地之农人,设身处地,可看的明白?”

  话音刚落,黄观两人面色大震!

  是啊!

  连读书人看了都费劲,大字不识的农人,岂可看得懂?

  可很快,夏原吉震撼之余,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可是义父,朝廷颁发劝农书,布政使以及当地父母官,可用心阐明此书的啊!”

  朱寿听完之后,嗤之以鼻地道:“原吉,你又错了呐!”

  “朝廷有命,若无上谕,一地父母官不可出城二十里!”

  “再说了,天底下的官吏,有几个爱民如子之人?”

  “阐明劝农书之职,最后还不是落到胥吏的头上?”

  “可胥吏也不曾饱读诗书……”

  “叫一个半吊子去讲书,那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吗?”

  黄观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义父,报纸是啥玩意?”

  朱寿面不改色的摆了摆手,道:“哎呀,那你就不用管了!”

  “总之,你们口中所谓的劝农书,不过是无用鸡肋罢了!”

  “著下此书之人,不知如何农作,却敢教授地里刨食多年的农人,如何去种地,岂不是贻笑大方?”

  “此书广传天下,百姓会笑话此人、笑话朝廷,说当官的狗屁不懂,大损朝廷之威!”

  说到这,他话锋忽然一转,笑道:“可若是知行合一,就不一样了!”

  夏原吉好奇的问:“义父,如何知行合一?”

  朱寿眼中射出一抹犀利的芒,振声说道:“同理之心!”

  “你们往后当了官,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