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元璋震惊,老朱家出圣人了?_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究读不明白孔孟之真义!

  沉默了半晌,他垂下了头,讷讷地道:“程朱夫子之理学,已言明圣人之大道,何须问吾?”

  黄观摇了摇头,朗声说道:“孔孟不再世,谁可言程朱为圣?”

  话音刚落,众人瞬间震撼了!

  啥?

  刚才还说程朱为半圣,话头一转,程朱竟又不为圣了?

  正震惊之时,黄观忽然想到了什么,抬手一指旁边的花坛,振声说道:“古人云,朝问道夕死可矣!”

  “心即理也,方是圣道!”

  “诸君且看!”

  众人下意识顺势望去,只见朵朵花簇之下,些许杂草遍布于内。

  看到这一幕,有人气极反笑,鄙夷地道:“黄观!”

  “你这是说心学即是杂草,随手可薅,叫我等如娇花一般,于程朱理学一道上肆意而长吗?”

  不料,黄观顿时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望向了对方,淡淡道:“错了!”

  “吾是以花、草当作人之善恶!”

  “赏花之时,草即是恶!”

  “可若以赏草来看,花才是恶!”

  “圣人口中的善恶,不外乎心之所想,这就是心学中的无善无恶!”

  众人一下愣住了。

  无善无恶?

  是啊!

  杂草何辜?

  娇花又凭何为善?

  程朱理学,注重的乃是一个理字,一向把心当做无用之物。

  可黄观的这番话,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见众人面色变幻,黄观又看向了一旁的解缙,振声说道:“解学士,心学,不光是心即理也!”

  “心,当有同理之心,想天下人之所想,去弊病而革新,施恩于万千生民!”

  “心存良知,行天下于仁政,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一瞬间,众人再次震撼了!

  尤其是解缙,忍不住紧锁眉头,喃喃地道:“何……何为……知行合一?”

  黄观笑了一下,也不卖关子,缓缓说道:“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如解学士之削藩之策,既知藩王之害,解学士可曾以同理之心,设身处地的去想过分封藩王之利弊了吗?”

  “光靠以史为鉴、引据经典,不知藩王于我大明朝真正之症结,胡乱上谏,这就是解学士信奉的程朱理学?”

  “还有诸位,不知民间疾苦,偏偏自诩清流,高谈阔论朝中之政!”

  “若不知而妄行,靠你们自以为的治世之道,百姓何辜?”

  “天下大治?”

  “要是靠读书人的嘴皮子,早在孔孟在世,那就该天下大治了!”

  “何至于千百年来,尚有易子而食之祸?”

  一声声喝骂,犹如雷滚!

  以解缙为首的一众读书人,被骂的狗血淋头之余,也是满心的孤寂,神情木然极了。

  难道,是我等错了?

  程朱也错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全都站在了原地,如之前的黄观两人一般,进入浑然忘我的境地,怀疑起了人生。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三个时辰……

  放眼望去,竟是没一个惊醒过来,全都成了木人桩!

  国子监上下全都慌了!

  一个锦衣卫百户更是连忙招来手下,急声吩咐:“快!”

  “速速入宫,请陛下定夺!”

  “是,大人!”

  对方怠慢,连忙翻身上马,火速入宫。

  此时的朱元璋,正于谨身殿批阅奏疏,一见他闯入殿中,顿时皱眉问道:“何事?”

  对方气喘吁吁之余,赶紧抱拳说道:“陛下,不好,大事不好!”

  “国子监,出大事了!”

  说罢,便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心即理也?

  知行合一?

  听完之后,朱元璋瞬间惊呆了!

  卧槽!

  咱老朱家,八代泥腿子出身,咋还冒出个大圣人来了?!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