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理念之争_横炼爆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得比他更好吗?司马光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将几十万人牺牲换下来的河湟送还给了西夏!

  熙宁变法以来最大成果,让其一朝而丧!

  媪相主持对西夏军务,虽说害死名将刘法,但也曾收复司马光割让的四州之地,于国依旧有功。”

  慕清研并未被范卓远一番话说动,只道:“范将军所言故没有错,媪相出西北主导对西夏作战多有胜迹,亦收复诸多失地。

  可西军衰败,亦与媪相脱不开关系。乱命名将刘法强攻西夏,以至被围困所杀。后又不经朝廷诸位相公,直接向皇帝提拔西军将领。

  打破了西军内部平衡,以至于西军派系矛盾加剧,战斗力整体下降,又乱命善于山地战的西军入平原攻打燕京,才有今日北伐燕云连续两次惨败之祸。”

  范卓远点头道:“姑娘说得没有错,媪相或许并不精通兵法,也犯过太宗皇帝同样的错误,攻打完方腊,不予赏赐不经休息,立刻北伐,造成今日局面。

  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自从刘法死后,除了战略方向,其余时候绝不干涉主将在前线的指挥作战,绝不会搞什么临机授图等荒唐之事。

  燕京一战,更是完全放权给刘延庆指挥二十万大军,从未到前线进行过任何干涉,而且将领一旦提出种种要求,只要能满足他的战略需求,基本都会爽快答应。

  只这一点,他已比大多数朝堂诸公要强得多!”

  北宋文臣不知兵,唯一知兵的王韶当年指挥对西夏作战,战果丰厚,也在党争之中成果丧尽。

  并且在文官当中,选择外出带兵坐镇一方,从而进入中枢的路子,一向艰险,不为贪图安逸的儒臣所喜。

  所以汉唐明三朝都不乏知兵的文臣,就南北两宋极度缺少这样的人才,即便有,如辛弃疾一类的,也多不受重用,仿佛知兵就是一个禁忌。

  这样的王朝,实在很难救。

  因此范卓远宁可投靠阉宦,也绝不投靠名臣。

  慕清研从范卓远的话中已经理解他的选择何在,原来是对宋朝当朝诸公极度不满,才宁可与世人所鄙视的奸宦站在一块。

  这种选择她也不知如何评判,站在慈航静斋的角度,她们对朝中争斗从来都不干预,只希望华夏能够一统于有着华夏正统之名的宋,而非北方游牧蛮族。

  “既如此,清研只能预祝范将军整合精锐,一举克复幽云十六州,以令天下归于一统。”

  范卓远看着北方,肃然摇头,“此时幽云十六州情况不容乐观,恐怕我们最终只能收回燕蓟之地,云州也就是辽国西京所在,此时已被金人所占。

  将来辽国一灭,与金国对峙中能保持住当前情况已是相当了不起。”

  慕清研惊讶道:“范将军似对将来情况很不看好?”

  “哼,以皇宋如此军心士气,再如何低看都不过分。”

  说完便前往胜捷军挑选部众,最早跟随范卓远作战的一千战士对他最是心折,当范卓远提出组建新军要求后,这一千战士最先站出来。

  然后范卓远又从自愿加入自己部下的一众士兵中,再选出了一千人。

  之后几天,他又从战俘营中挑选了一千契丹与奚族混搭的人马,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得是燕地出身。

  只有如此,将来应对金国入侵,本土人保卫乡土才会尽心用命。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