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 与我姓朱的有缘呐!_首富从货柜寻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与我姓朱的有缘呐!

  虽然上面的字被涂了,虽然封皮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了,但朱羽还是很确定的知道,就是自己想的那个东西。

  天眼里,这册子差不多有七百年的历史。至少是明朝的。

  而册子表面的字和包裹的丝绸虽然被破坏掉了,但形制却没有改变。

  慢慢翻开书册,看到里面端正的字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馆阁体吧?

  到这个时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永乐大典》!

  要说华夏古代的书籍,朱羽记得最清楚的两套集成,一套是《永乐大典》,另一套就是《四库全书》。

  两套书成书都是集华夏文化的大成,但前者是汇总,后者是破坏。

  这中间很多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在朱羽眼里,通古斯野猪皮的后代,是不可能真正打着传承华夏文化的心态去搞什么文化集成的。

  《永乐大典》是华夏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可惜,没有留存下来。

  现存的是嘉靖年的抄本,正本传说在嘉靖皇帝的地宫里,不过据说现在地宫里全是水,正本应该是没了。

  抄本也在后世,清末的时候,因为监守自盗、外敌入侵、拳民暴乱等各种原因,散失。

  《永乐大典》的现状,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美国国会图书馆还藏有40册,英国各地存有51册,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等存有5册,日本存了很多(数目不详),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则存有62册。

  之所以日本存留不详,是因为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人几次进入华夏特别是京城,有间谍的汉奸带领,主要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皇家银库,一个就是存书的地方。

  所以,悲哀吧。

  这玩意粗略算算,全世界各地加起来也有近千册,算是不少了。

  但不过原书的八分之一不到!

  所以朱羽知道,这箱子里的五册至少在自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