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建武爷_将门枭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的好。

  隔辈亲。

  吴彧又是个文静寡言的。哪怕父子二人面对面,也蹦不出几句话来。

  但孙子不大一样。

  吴年看着虎头虎脑,又活泼可爱的孙子,真想抱起他耍耍。

  只是这个时机,不是太好。

  吴年与孙子说了几句后,就把目光投向了群臣。最后,落在了内阁首辅刘知行的身上。

  “刘卿。”吴年走了上去,伸手抓住了刘知行已经全白的鬓发。

  时间过的可真是快啊。

  李勇已经死了多年,却仿佛还是昨日。

  寡人的宰相也老了。

  “陛下。”刘知行转过头看了看吴年的手,再抬头看着一头银发的吴年,眼睛酸涩,微微躬身道。

  此刻。

  一切都在不言中。

  二人君臣多年。

  而这个时代,五十岁的人,称知天命。

  他们都已经年过五十,说难听点,风烛残年了。

  吴年差点死在了云贵。

  而刘知行去年也病了一场,虽然救回来了,但是身体不如以前了。

  但二人都是大丈夫。

  很快就收起了心绪。吴年放开了刘知行的头发,转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寡人在外,足食足兵。宰相之功也。”

  “传旨。赐宰相一子为郡侯,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吴年转过头来,对北条氏政说道。

  “是。”北条氏政眼中露出羡慕之色,躬身应是。却不是羡慕区区爵位,而是君王的肯定。

  别看他常在帷幄,出谋划策。未来史书上,也能书写下一笔。

  但与刘知行相比,犹如萤火与皓月,他不值一提。

  刘知行乃大功臣。

  管仲、萧何、诸葛亮这等人。

  “陛下。”刘知行眉头微微皱起,正想开口。吴年却冲着他摆了摆手,说道:“有功就赏,有过则罚。这是国家法度。”

  “刘卿不要坏了法度。”

  随即,吴年又抬头对群臣说道:“诸卿也有功。当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群臣们齐齐躬身行礼,许多人都露出喜色。不是所有人都是刘知行。

  已经位极人臣,功成名就了。

  他们有人想获得更高的官位,施展抱负。

  有人想升官发财。

  有人想养家糊口。

  论功行赏,大部分人都喜欢。

  吴年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孙子伸出了手。吴烈很是机灵的伸出手来,抓住了吴年宽阔的大手。

  吴年牵着孙子的手,上了另外一辆马车。

  群臣无论文武,除了少数年老的,其余人纷纷上马,随着御驾一起,往都城而去。

  汉朝尚武之风,可见一斑。

  都城。

  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汉朝的物流能力,大幅度提升。

  商业极为发达。

  催生出了巨型城市。

  毕竟。

  城市越大,人口就越多。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需要各地的粮食输血。

  物流通畅,粮食才能源源不断供应京师。

  如今的都城,人口已经不仅限于城中。挨着城墙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