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三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_将门枭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债。

  其实吴年对国债不是非常了解,但最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的。

  国家没钱,向民间借贷。

  国家有了钱,就可以办事了。比如说用于发动战争。

  现在他照猫画虎,发行两种国债。不记名国债暂且不说,记名国债,也算是一种吸引外国商人,移民的手段。

  你把钱存在我这里,我不付利息,但是我可以给你提供政治保护。

  蒙元人不在此列。

  但是吴年相信楚国人、高句丽人、扶桑人一定会有人购买这种国债的。

  或是因为国内动荡,或是上边的人压迫。大把有钱的外国商人,处境其实非常危险。

  有一个别的国家的户籍、身份,得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买的。

  当然。对于这些外国商人,得调查一下背景。得平日里对汉人友好的。

  发行国债,说穿了还是对自己信誉的一种变现方式。

  首先发债的人是吴年,而不是楚国的道君皇帝。有人相信吴年,愿意购买吴年发行的国债。

  这才是根本。

  对于吴年来说,国债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只要是现代社会的人,或多或少都应该听说过。

  但是对于在场的刘知行、李勇、汪由校、公孙桑来说,却是闻所未闻。

  他们第一个反应是不可行。

  这国家,哪里有向民间借贷的?哪怕是换个名字,叫国债。但是他们仔细一想,却又是若有所思起来。

  “将军英明。这个国债,真是闻所未闻。但是仔细一想,除了丢脸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坏处。”公孙桑目光闪亮,举起右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饶有兴趣的说道。

  “公孙大人一针见血。这个国债太丢脸了。我反对。这哪有君王,向民间借钱的道理?”汪由校皱起眉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民间的话,借钱确实是很丢脸的事情。人见人嫌。”李勇拿出了以前在北山堡生活的人生经验,点了点头。

  他还抬头看了一眼吴年。以前吴年是个酒鬼、赌鬼,就是经常去借钱。结果狗都不理会吴年。

  哪个好好过日子的正经人家,向别人借钱过日子的?

  你们家平日里,难道不存钱的吗?平日里存钱,不就是为了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渡过难关的吗?

  “其实关键的不是借钱,而是借钱能不能及时还钱。将军说的我大概听懂了。就说那不记名国债。一年的期限。利息还是其次。”

  “我们如果真的敛财二十万两银子。把钱全砸进去军队了。等我们把钱花完了。就连本都还不起了。”

  “一年发一次国债,新国债没有人买。我们的信誉就垮塌了。更进一步,影响官府的公信力。”

  刘知行倒是比较开明,认认真真的想了许久之后,才抬起头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吴年笑了起来,抬起头来平静的说道:“丢脸又算得了什么呢?若得百万银子,让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