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一十三章 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_将门枭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武闻言莫不碎魄,当即冷汗流下来。

  “大王。大王十几万大军,兵伐黄龙,一定能斩破黄龙,安定辽东。何必托孤呢?”

  刘知行站了出来,对吴年拱手行礼道。

  “是啊大王。此战我们必胜。只有胜利,没有失败。”

  “是啊。大王。说托孤太不吉利了。我们十几年前以三百精兵起家,连战连捷,从没输过。更何况现在十几万大军在手?蒙元人也不是当年无敌的蒙元人了。我们能取胜的。请大王收回成命。”

  文武百官,官职小的不敢说话,官职大的,清一色的劝谏。

  他们觉得很异常。

  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自古领兵出征,无不夸耀自己的武力,虚报自己的人马。

  十万人翻一倍,号称二十万人的比比皆是。

  往年。

  吴年出兵,也都是如此。

  这一回。吴年为什么先激昂的说了一大堆话,最后却要托孤。这不合常理啊。

  吴年笑了起来,摆了摆手,然后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俗话说得好。九分靠人谋,一分靠天命。”

  “再厉害的将军,也不能保证自己百战百胜?更何况我区区吴年?”

  说罢。吴年用眼神制止了想说话的文武大臣,然后目光从朝堂上的文武身上,扫视而过,最后落在了刘知行的身上,说道:“诸卿。”

  “寡人让太子监国只是个形式,实际上朝政交托给了刘首辅。”

  “当年寡人起兵,刘首辅带着家眷来投奔,被任命为长史。多年来,兢兢业业。把国事大事理的井井有条,寡人也可以安心军事。在外征讨。”

  “昔日昭烈皇帝得丞相诸葛亮,驾崩之前,举国托孤。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可以托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社稷之臣。”

  “刘首辅。就是寡人的诸葛亮。”

  “诸卿。如果寡人不幸战死沙场,请诸卿好好辅佐刘首辅,辅弼少主,安定国家。”

  “臣惶恐。请陛下收回成命。汉朝可没有臣,而不可没有陛下。”刘知行内心惶恐,跪下叩拜道。

  吴年朝着他摆了摆手,然后目光落在了李勇身上,称赞道:“次辅李勇。老成谋国,是为驽牛,可载重赴远。”

  “大臣张海平,方正清廉,乃我大汉能臣。”

  “左都御史汪由校,正直敢谏。寡人的魏征。有他在可震慑百官,使得正直的官员,如鱼得水。宵小之辈,也不敢阴险犯上。”

  “户部尚书公孙桑,一时俊杰,有他管着户部,钱粮问题,就不用忧心。”

  吴年先夸奖了自己的文官,又逐一夸奖了自己的武将。从提督、将军到守备万户。

  卫襦、张声、王贵等人,一一称赞,褒扬。

  刚开始文武们都觉得惶恐,但慢慢的聪明人就品出了味道了。这不是对局势表现悲观,而是真的托孤。

  也不是涨他人志气,灭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