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三章 独有心得_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余的担心。”

  三进院就一个优点,大!

  梁渠平日里叫住三进院的范兴来要靠喊,不然压根听不见。

  不知道龙人兄弟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狂风骤雨,龙人两兄弟最终答应下来。

  只不过两人拒绝进入正房,表示让大河狸在池塘边搭建两个小木屋即可。

  兄弟两人间或过来歇个脚便已万分荣幸。

  梁渠没有强求,他只是觉得两个龙人天天送宝鱼来,怪不好意思的,才提了这么一出。

  任务转交给大河狸。

  大河狸用凿子拍拍胸脯,表示包在它身上,木料足够,半个月竣工!

  翌日下午。

  獭獭开驾驶福船去清江船厂拉木料。

  梁渠让李立波,陈杰昌两人喊来义兴镇长春分堂的小陈掌柜,以及两个饲养黑斑蛙和金线水蛭的药材商。

  当然,少不了当事人陈庆江,七人齐聚一堂。

  梁渠坐于首位,发下五份册页。

  “今日叫来大家,目的是什么不用多说,诸位索性瞧一瞧,上头写的东西,大体有没有问题,要修改,该如何修改。”

  梁渠连夜根据记忆中的立体养殖要求,写的一份初步计划书,上午又找两个书生,多抄了几本。

  陈掌柜与药材商不敢大意。

  三人虽对梁渠把水稻和黑斑蛙或水蛭一同养殖增产的想法不置可否。

  养殖药材,尤其是活体药材,里头门门道道非常多,若是处理不好,一死一大片,裤衩子都要赔掉。

  但梁渠的地位摆在这,能让几人登门喝茶已经是莫大的荣幸,恭敬地接过册页翻看。

  陈庆江不识字,他翻了两页,只能大致看懂上面的图片,间或还要询问李立波和陈杰昌两人图片上的标注什么意思。

  李立波、陈杰昌也不是当年大字不识的泥腿子,颇有上进心,常去书院听课,拼音法学的不错,大致能读书。

  “田埂加宽并夯实,宽度大于二尺,高出水稻种植平面一尺半以上。田埂与水稻种植平面之间筑高出平面一尺的食台,宽约三尺,食台连接田埂和稻田并绕田埂一周。

  在筑好的食台上搭建投料台,投料台由竹筒和长方形网布构成,用与网布等宽的竹筒将网布撑起。网布两边埋入地下,防止蛙钻入,形成类似‘蹦床’的投料台。

  根据稻田的形状,在稻田中间开挖蛙溜,蛙溜深三到四尺……”

  两位药材商看着看着,一时间竟入了神。

  梁渠见两人看得认真,知道事情妥了。

  他是不太懂如何养殖黑斑蛙和金线水蛭,但前世桑,蚕,甘蔗稻之类立体养殖的地理题做得都要吐了。

  这玩意的关键不是要弄懂每个东西要如何种,如何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两个药材供应商自己懂。

  关键在于控制成本,循环物料,资源,往有限的空间里,提高数成乃至一倍的养殖效率!

  无非照猫画虎。

  至于两位药材商看后明面不答应,自己回去试的情况,梁渠不在乎。

  不说压迫不压迫,两个人不敢有那个心。

  药材利润高,一亩地多挣一两银,一千亩地,一年下来两茬那就是两千两。

  并且梁渠在养殖水生物种方面,有一些独有心得。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