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我真的想低调啊_年代:激情青春,从毕业分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我真的想低调啊

  许多同学对此感到不解,私底下议论纷纷。

  “许继常为什么来了呀?这次明明只有城市户口的才能参与分配呀。”

  “不知道,也许人家成绩特别好,所以得到了安排呢。”

  “不太可能吧……前几届家在农村的同学可是无论成绩如何,毕业后一概回乡务农的……”

  大家都压低了声音,生怕许继常听到,可最后还是让他听见了。

  许继常没当一回事,神情还是很坦然,快步走进了自己的班级。

  别人议论就议论呗,只要言辞别太过分就行,反正自己又不会少块肉。

  教室内人员坐得稀稀拉拉,因为这个年代的城市化率很低,哪怕是县城高中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农村,没有参加分配的机会。

  看到许继常进来后,教室内同学中有不少人露出疑惑的神情,在心里猜测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没过一会儿,学校行政老师捧着小山一般的材料进了教室。

  把材料放在讲台上后,行政老师例行公事地讲了番话:“各位同学们,你们已经正式毕业了。”

  “欢迎你们加入到光荣的工农兵行列中,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下边开始分发各位同学的档案材料,请同学们收到后一定要仔细核对,发现有缺失立刻告诉我。”

  行政老师说完后,班上的几个积极分子立刻上前,把材料捧到怀中开始分发。

  许继常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他在高中三年里成绩是不错,不过却不是什么积极分子。

  因为积极分子就得经常在大庭广众下亮相呀,原身一身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哪好意思站出来让大家注意到自己。

  也别说什么这年代不讲究吃穿了,只不过是明着不比暗着比罢了,更何况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这方面特别地敏感。

  班上几个积极分子捧着材料发啊发,每个人的材料表面都覆着一张纸条,标明去向。

  学校当初这么做,可能是为了方便给大家的去向统计造册,可落到学生中间就变了味了。

  碰上进了单位工作的,负责分发的同学都乐意跟他多说几句话,好拉近关系发展为自己未来的人脉。对于必须上山下乡的,几句安慰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未必是家里或自己不行,只不过是政策规定一家至少出一个人插队。

  最惨的就是成功留城但没落实单位,只好在家待业的,这意味着他们家里使不上劲儿,分发材料的同学都懒得跟他们说话。

  偏偏这种人又是最多的,谁让现在分配工作难度大呢。

  因为没能落实工作家里蹲的人太多,整间教室的气压都紧绷着,同学间好像有根无形的弦被拉紧了。

  有些个平时关系还可以的同学,因为分配结果的天差地别,看向彼此的眼神都变了。

  什么毕业时畅叙同窗友情啊,大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