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3章 贤妃之死_纳妾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棺,立即就会露馅。所以,就算再借他十个八个胆子,他也不敢乱来。查不清大不了皇上认为自己没本事,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但要知道自己对贤妃娘娘尸体大不敬,那就全家完蛋。他可不想冒这个险。

  不过,不解剖又怎么能查清楚死因呢。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确定要开棺验尸之后,就一直在杨秋池的脑袋里盘旋,最大的希望就是开关之后,尸体已经高度腐败,这样,就可以直接提取相应器脏就地检验,然后再装进去。那样别人也看不出来。

  但现在,尸体距离高度腐败还差得远,现在又是寒冬腊月的,看这样子,尸体要进入高度腐败阶段,怎么都得有个半年左右。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墓室里地温度,这样几天之内就可以让尸体高度腐败。

  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古人已经很清楚温度对尸体腐败地重要影响,所以墓地才深入地下,就是要利用低温减缓尸体的腐败。如果自己要在墓室里燃起火把增加热量,那工部的李员外郎显然不会陪着自己发疯,肯定会将这情况报告上去的,那自己同样完蛋。

  所以,要等尸体腐烂掉再提取内脏检验,显然是不可行的。

  因此,路上的时候杨秋池就权衡再三,这种情况下,自己只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银钗探喉。

  《洗冤录》中记载:“凡检验毒死尸,间有服毒已久、蕴积在内试验不出者,须先以银或铜钗探入死人喉讫,却用热糟醋自下盦洗,渐渐向上,须令气透,其毒气熏蒸,黑色始现。”因此,银钗探喉在《洗冤录》中有记载,属于合法地验尸方法。

  在询问王司彩、两个太医和侍女莲儿时,都说到了一个情节,那就是贤妃当时侧卧,口边床上有一滩呕吐物。虽然那呕吐物随着床单一起烧掉了,但既然贤妃死之前呕吐过,那么很可能在咽喉、食道处还有尚未呕完的胃内容物。如能提取,一样可以检验是否中毒。

  由于古代的毒药主要是砒霜,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砒霜里差不多都伴有少量的杂质,主要是硫或者硫化物,而硫与银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变成黑色的硫化银,所以,用银针探喉,如果喉咙食道里有砒霜成分,则银针会因硫化银反应而变黑。这样,就可以确定有毒了。

  杨秋池从怀里拿出一根事先准备好地银钗,弯下腰,小心托起贤妃尸体下颌,然后将银钗深深插入贤妃尸体喉咙中。停了一盏茶地时间,慢慢取回,两人定睛一看,都是大吃了一惊。

  只见那银亮的银钗的前段已经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贤妃是被人用砒霜下毒杀死的!

  根据莲儿地证词,贤妃娘娘当天只喝了稀饭,临睡之前喝了面茶,而这两样都不含硫,因此,食物本身不能让银钗变黑。应该是食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