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0章 电脑系统和龙芯_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猎头公司挖人也好,我们要面向全社会招聘高端人才!”

  说到这,语气一顿,补充道,“另外,还可以适当从国外招人,在当地建立研究院!”

  国内懂软硬件的高端人才非常稀少,很多都在研究机构或者国企,愿意来无疆的依旧是少数。

  “好的,老板,我马上去安排!”人事总监点立马点头。

  赵烨走出人事部,想到自主生产CPU的难度,不由叹了口气。

  “我想投资建一个晶圆厂,但自己一个人总有一种势单力薄的感觉,人脉不行,精力也不够,需要一个人来帮我……”赵烨喃喃道。

  这时,赵烨忽然想到了倪暗楠。

  “倪暗楠心心念念想要制造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中科院实现不了他的梦想,联想也实现不了他的梦想,但我可以!”

  赵烨不禁起了挖墙角的心思。

  倪暗楠不仅技术厉害,而且人脉也比赵烨广的多。

  由他出面,联络并整合国内芯片产业链,可能比自己更为合适。

  八十年代投资一个晶圆厂需要多少钱?

  赵烨已经特地让人调查了一下,最近的消息是1982年,江苏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742厂),耗资6600万美元,从RB东芝引进3英寸晶圆生产线(5微米制程,月产能1万片)。

  6600万美元而已,投入虽然多,但无疆公司还是能够接受的。

  不过赵烨更希望,半导体设备能够国产化。

  不然,等到国外制裁,之前的努力就变得功亏一篑,晶圆厂买不到先进的生产设备,迟早会衰落。

  赵烨不想受制于人,所以,他并不打算直接从国外采购生产线,而是尽量扶持国内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公司,亦或者自己招聘人才,投资建厂,比如光刻机,最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研究机构,恐怕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他们继续研发。

  想要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归根结底,还是得有钱……这个时期,实验室已经能够生产出先进的光刻机,但是想要实现工业量产,却依旧困难重重。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