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8章 目标太原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摇了摇头,笑道:“山西巡抚杨文岳不过一营人马而已,如今驻守潞州已经是勉力支撑,何须动用这许多人马?”

  “何况南路军主帅洪承畴、左帅李信皆非庸人,如此兵力优势,又何须相助?”

  你道张顺为何有这般说辞?

  原来当初计划之初,张顺、洪承畴等人便制定了“缓攻上党,速夺太原”之策。

  对义军而言“太原重而上党轻”,对明军而言则“上党重而太原轻”。

  义军亟需夺取太原,和陕西边地连成一片,重整北方防御体系。

  而明军则亟需将义军据在上党以外,以保证北直的安危。

  太原对明军来说,不是不重要,而是由于太原城距离宣大三镇较近,精兵锐卒环卫,自认不惧义军围攻罢了。

  所以战前,张顺故意和洪承畴、李信约定“缓攻泽潞,示敌以弱”。

  让大明朝野上下产生侥幸心理,认为义军士卒战力不足,“顺贼”野心不大,以动摇其决战决心。

  实际上这一战略欺骗非常成功,虽然大明先后派遣了左柱国朱燮元、兵部尚书杨嗣昌作为督师对抗义军,实际上重心一直在义军和后金之间摇摆不定,至今也未曾大规模调动宣大蓟辽四镇精兵入关对抗义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此大好机会之下,张顺若不赶快夺取太原,难道还等大明、后金动员起大军再作计较不成?

  在稍作了解当前形势之后,张顺便对射塌天李万庆下了死令道:“霍州为我军要地,灵石为我军退路。将军须分兵千余驻守霍州,自领士卒两千死守灵石。”

  “此战过后,灵石在则封侯可期,灵石失则提头来见,请君慎之!”

  李万庆闻言一凛,万万没想到张顺居然下达如此命令。

  人常言“柿子捡软的捏”,那山西巡抚杨文岳麾下不过一营人马而已。

  实际上他之所以提这个建议,并非是想让张顺亲率大军夹击潞州杨文岳,而是想自提兵马东进,以便建立些功业。

  结果如今只需驻守一县,便能白得如此功劳,哪有何必冒险行事?

  想到此处,李万庆连忙顾不得衣甲在身,三叩九拜,口称万岁道:“灵石在则万庆在,灵石亡则万庆亡。李某誓与灵石共存亡!”

  眼见得到李万庆反复保证,张顺这才放心的离开了灵石,率领大军一路北上搜寻孙传庭等部。

  大军行了两日,不曾想却突然听闻义军在祁县境内与明军发生大战,张顺便连忙催促士卒马不停蹄一路向祁县赶去。

  结果赶到祁县,战事却早已结束,孙传庭率魏知友、张大受部退往交城去了。

  于是,两军合兵一处,张顺见了孙传庭,述说其离别之事,这才知道。

  原来当日,孙传庭背水列阵和左督师朱燮元率领明军万余精锐鏖战许久。

  明军“炮不如人”,屡次被义军击退,讨不得便宜。

  等到傍晚,双方筋疲力尽之际,孙传庭命令用船只载张大受部骑兵五百从汾河上游登岸,猛冲明军右翼。

  明军抵挡不住,不得不往后退却。

  义军骑兵借机而出,砍杀明军炮手,夺取明军火炮二十余门。

  朱燮元见事不可为,这才整队而退。

  而此时义军以少击多,也早已经疲惫不堪,遂渡河而西,夺取了汾河西岸的交城暂作修整。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