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1章 援军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失守的应对方案。

  其基本策略就是将错就错,把进攻义军右翼的敌人引入浑源州一代,然后张三百部奇兵出繁峙,断其灵丘方向退路。

  自己则派人重夺蔚州,断了其广灵、蔚州一线退路。

  如果这一次“钓到大鱼”,那么张顺就可以借机逼迫洪太和自己决战。

  如果不成,那自然是再做计较。

  且不说张顺如何,且说那张三百自从击败英武郡王阿济格以后,不仅声名大噪,更是自信心爆棚。

  待其重整了人马,根据张顺的命令一路赶到忻州以后,不意又接到两分两营人马与督粮参政吴阿衡和从代州转到蔚州的军令。

  相比较宣府方向的敌人而言,那吴阿衡反倒更倾向于先解决蔚州方向的威胁。

  故而他见到张三百以后,不仅是书手指画,向他分析蔚州地形、地势,更是苦口婆心的劝道:“蔚州乃宣府之南翼、大同之腰膂、山西之门户。”

  “明、金得此,这宣府不保,大同危矣,山西不能得一刻安宁。”

  “将军若能稳固此地,日后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那张三百虽然恼他“倚老卖老”,但是平白无故了解到了蔚州山川形势,也只得老老实实谢过了。

  本来张三百落后张顺脚程两三天,结果又在忻州向吴阿衡交割卢象晋、张鼎两营人马,又耽搁了两天,更是落后了四五天脚程。

  然而,忻州距宣府八百里,距灵丘五百七十里,前后正好也差了五天脚程,按理来说两人应该前后脚一同抵达宣府、蔚州。

  谁曾想好死不死,张三百这一路却是起了变故。

  你到怎地?

  原来当初大同巡抚叶廷桂投靠义军以后,虽然大同大部分地区望风归降,但是不是没有死硬之处。

  这其中浑源州和蔚州两地,由于地形偏僻,还忠于明廷。

  且不说那浑源州如何,且说这蔚州上下得知了义军的消息之后,顿时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蔚州知州撮合,遂让隶属于宣府的分守南路参将和隶属于大同的蔚州卫指挥使坐到了一块儿。

  三人合计了一下认为“祸从西来”,遂组织人手防备。

  其中广灵以西已经有浑源州遮蔽,自可无忧,但是灵丘以西的繁峙一带却正是空虚之处。

  三人经过一番计较,最终决定由分守南路参将和卫指挥使两人率领人马轮番驻守平刑岭巡检司,以防“有贼人”出入。

  这平刑岭巡检司所在即是平刑岭关,即后世大名鼎鼎的平型关是也。

  其地“东控紫荆,西辖雁门”,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隘。明廷在此筑有城堡,周二里有奇。

  在张顺前世历史上,我军十大元帅之一林彪在此伏击日军“钢军”板垣师团,一举歼灭敌人一千多人,取得了八路军抗日的首战大捷。

  当然,张三百对此毫不知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此耽搁了三天,最终才攻克此堡,斩杀了分守宣大南路参将。

  遂后张三百占据灵丘,然后分兵两路:一路走北面广灵一线东进蔚州,一路走灵丘道、飞狐峪北上蔚州。

  张三百自走南路,而派遣官抚民率领三营人马走北路夹击。

  两人计议已定,张三百这才带领人马走灵丘道一路向东。

  只是他刚刚走到灵丘道尽头,来到飞狐峪南口,只见正乱糟糟的围了一群人,不知道在前面做甚。

  他正要上前询问,不意早有斥候过来汇报道:“启禀将军,据闻两日前有人突然炸毁了飞狐峪中的‘一线天’,导致行人无法通过,以至于滞留于此。”

  “何人如此大胆?”张三百眉头一皱,心道:若是飞狐峪不通,这下就麻烦了!

  “据说是占据了黑石岭堡的贼人,唤作什么‘李过’的,正在那里和鞑子鏖战……”

  “什么?”张三百闻言大吃一惊,“这……这李过怎么会在这里?”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