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6章 凿冰眼 捞鱼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6章凿冰眼捞鱼

  既然大伙都想去,就权当是一次聚会了。

  第二天早上,一帮子人赶着爬犁,齐聚吕律的草甸子,大人小孩,有二十来人,就连张韶峰两口子也领着娃跟来。

  尤其陈秀清最是积极,都已经赶着爬犁将王大龙两口子和王燕姐弟俩给接来了。

  发源于汤旺县的汤旺河,可是松花江干流的北岸第一河,山里边大大小小汇集到汤旺河的河流,叫得上名字的都有不少。

  相对于汤旺河主流沿岸各个区,人口密集的地方,河面封冻后,几乎家家都会抽空去弄点鱼啥的。

  在大荒里,冬季不去冬捕,感觉都会缺少点啥。

  所以,人多的地方鱼向来是最少的。

  反倒是进入山里边没啥人地方,总能捞到不少鱼,而且大都是好鱼。

  打捞回来的鱼,短时间吃不完,就在自家院子里码成鱼垛子,想吃随时可取。

  到天热起来的时候,还可以烟熏或是抹上盐巴晒成鱼干。

  这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种情怀。

  早些年物资匮乏的时候,不少人就靠着这些最容易得到的鱼撑过最艰难的时段。

  一个个都知道进山不比在家猫冬,何况是去捞鱼,所以,男人们都穿上袄子,有靰鞡鞋的也穿上,浑身上下穿得鼓鼓囊囊,捂得严严实实。女人和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在山里边,打猎不是人人会,但捕鱼却是很多人从小就在折腾的基本操作。

  看着陈秀清、刘浩、张韶峰和赵永柯他们带来的地笼、渔网等等捕鱼工具,吕律觉得自己昨天晚上临时制作的几个捞鱼的网兜不那么香了。

  他原本想着,带上铁锹、钎子,到河面上打几个冰眼,趁着鱼儿出来透气的时候,用网兜在冰眼里一捞就完事儿。可现在看他们的动静,这是准备玩大的。

  不过,吕律转念一想,鱼还是吃新鲜的好,想吃随时可以去捞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大张旗鼓,也就不打算过分折腾了。

  捕鱼这事儿,吕律在燕窝岛农场的时候,想不精通都不行。

  燕窝岛大片的湿地,在平日里人很难进入,可在冬季的时候全都冰封上了,人在上边畅行无阻,那些水泡子中滞留的鱼,多得不能再多,还有环绕周围的挠力河……知青们大都又爱闹腾,在那样的环境下,精通捕鱼,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儿。

  眼看天都已经大亮,吕律也不墨迹,招呼大伙儿把捕鱼用具装上爬犁,一个个地都爬到爬犁上边坐好,由他领头,赶着爬犁往山里的卧龙河走。

  进了山林,就没什么路了。

  林中的积雪覆盖深厚不一,为了照顾女人和孩子们,爬犁在雪地里赶得也不算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关不住的话匣子,言语不断,欢笑声也不断。

  稍不注意,就有孩子和女人从爬犁上甩出去,雪厚也没事儿,爬起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