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5章 嘎声一片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乐呵呵地看着这金灿灿的大堆苞米。

  “老四,今年这苞米不错,到时候脱粒上缴,卖给国家,少说也能净赚两万!”雷蒙衡量了一下产量,给出了这样的估计。

  当过农场场长,雷蒙在这方面的衡量很准。

  “多亏你领导有方!”吕律笑道。

  确实,在管理方面,雷蒙下足了功夫,排水、施肥、锄草等方面,都没有丝毫懈怠。

  产量和响水溪林场种着那些,也形成鲜明对比。

  “瞎说,我不来,你一样能把事情做的很好!”雷蒙瞪了他一眼:“你小子这胆量、眼光,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吕律笑笑:“运气,碰对了而已,哥几个合心,老天爷也照顾。”

  他也是长长松了口气,在大荒里搞种植,最头疼的,就是天灾,有可能提前一场霜冻或是早春时的一场雪、夏季的一场冰雹,都可能让粮食产量大打折扣。

  这比在其它地方种地,更看老天爷脸色。

  今年一年之中,也就那两场暴雨有些吓人,别的时候挺正常,让年底的丰收成了必然。

  聂景国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到地里转悠一圈,又去吕律等人搞的养殖场去看了一遍,当即就把事情给报了上去。

  结果,没过两天,就有记者找上门来,在田地和几个养殖场都好好转悠一圈,拍了不少照片,几乎把参与家庭农场和在里边工作的人,都采访了一遍。

  隔了没两天,农场和养殖场的情况立马见报了。

  王德民拿到报纸的时候,乐呵呵地在当天晚上就找到了吕律家里:“小吕啊,你这下可出名了,看看,家庭农场喜迎丰收,HLJ第一朵报春花,这可是大篇幅报道了你搞的家庭农场,田地苞米丰收,养殖场办理得有声有色,都是喜讯啊!”

  吕律将王德民请到炕上坐着喝茶,接过报纸,凑在煤油灯下看了一遍。

  倒也没有任何浮夸,说得很贴合实际。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家庭农场,大有可为。

  当然了,吕律的过往、还有猎虎的身份,也都展露无遗。

  吕律最关切的,其实是另一个问题:大雁的销售!

  既然上的是HLJ最知名的报纸,其威力可想而知。

  在这年头,电视都只是城里极少数人家有,报纸才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

  吕律很欢迎这样的采访,尤其是看着最后吕律所说的,担心大雁的销售这个问题,也被很好地报道出来,他就知道,自己入冬后的大雁销售,问题不会太大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苇河镇,汤立云家里,汤立云也在看着这份报纸。

  同样是办家庭农场,他向来关注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看到报纸上报道吕律的事迹,认出照片上的人,就是帮他们处理野猪灾害的人后,心里也惊讶无比。

  他今年投入不少,赚的却是不多,要不是吕律等人帮忙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