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9章 只赚那一毛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9章只赚那一毛

  很奇怪,号子喊得越歪,活干得越有劲头。

  以前在燕窝岛农场捕鱼队冬捕的时候,也经常是这样。

  那时候的活计可比现在的要艰苦得多。

  看着大伙拽网拽得累了,领号的人喊出的词儿就变了:“某某某是谁的儿啊?”

  已经有点东倒西歪的拉绳人一听要当爹了,全来了精神,立即应道:“大伙的儿啊!”

  拖拽渔网的时候就变得更加卖力了。

  接下来,“某某某是谁的孙儿啊?”

  “大伙的孙儿啊!”

  领号的人声音更洪亮了。

  “某某某的脑袋……”

  “倍儿倍儿绿啊!”

  再往下的词儿,就是十八岁以上的都不宜了,那洪亮的喊叫声,直震云天。

  当然了,被喊的“某某某”一定是农场的人,又一定不在现场,而且,往往是绝大多数人都讨厌,平时又拿他没办法的人。

  也是通过这号子,一泄心里的怨气。

  反正是怎么污怎么来,甚至连人家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一遍的情况都有。

  艰苦的日子里,这也是难得的欢乐时刻了。

  当然了,吕律今天作为领号,喊了几人的名字,都在场,大家也都有分寸,纯粹是开玩笑,乐呵一下,也是彼此感情的增益。

  不是自己人,还不那么喊呢!

  起网,可以说是冬捕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几人高亢的号子声中,被拉着的渔网一点点顺着被凿得更大的出网口滑出来,犹如一条行进在冰面上的传送带。

  霎时间,伴随着蒸腾的水汽,数不清的胖头鱼、草鱼、鲢鱼、鳌花……源源不断地从冰下输送出来,在冰面上翻滚着、跳跃着,银鳞耀日,煞是喜人。

  高空鸟瞰,鱼腾冰面,构成了冰天雪地里一副绝美的画卷。

  这是在神州大地,大荒以外的地方很难见到的场景。

  吕律选择的地点极好,渔获当然也相当不错。

  当百米长的渔网被完全拖拽出来以后,几人衣服湿了大片,却也出了一身的汗,却都在忙着回头去看网捕到的第一条鱼。

  那是一条少说也有十公斤的哲罗鱼。

  哲罗鱼本就是体型很大的鱼种,一般个体在三公斤左右,大的能达到五十公斤,身长在一米以上,甚至曾经发现有长达四米,重达九十公斤的。

  这玩意儿贪食,是淡水鱼中最凶猛的鱼种之一,游动速度较快,善于捕食其它小型鱼类,哪怕冬季冰封,不少鱼已经不吃东西了,它还在捕食。

  作为出冰的头鱼,就是达到十公斤的哲罗,几人都欣喜不已。

  头鱼出水好彩头,都不由伸手去摸摸还在活蹦乱跳的哲罗,都想沾点连年有鱼的福气。

  再往后,越看越亮眼。

  除了平日里常见的各种鱼,三花五罗各种鱼都有,甲鱼、林蛙、大马哈鱼也不少,甚至还看到了鳇鱼。

  这一网下来,大大小小,少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