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向全世界说话的机会!_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秽的感觉。”

  “所以你们年轻一辈,一定要顶起来才行啊。”曲宏盛一边感慨着,一边说。

  曲宏盛一下子突然把话题说得这么敏感,把责任一下子说得这么大,莫说是接话的方泥馨了,就连曹晓和、陆成和谢建与庞林几个人,都觉得有点压力山大。

  我们几个说起来都是学生而已,怎么一下就和湘雅扯上这么大的关系了?全国顶级的医院,以前的湘雅绝对是全国的一流,但是如今,专业上,部分学科还在一流层次,但是综合实力,绝对只是二流或者勉强算是一流医院里面的末等了。

  方泥馨憨憨一笑,没接话。

  就方泥馨自己而言,她其实对振兴湘雅啊,对什么重大的课题,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否则的话,她以前就完全可以在心内科、呼吸内科甚至是精卫科,读一个研究生,然后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再进一步。

  方泥馨现在更加感兴趣的是医学专业,是医术,是去治病救人,是去急诊,拯救更多能够救下来的人。

  方泥馨只希望,更多和她父亲一样的急诊患者,能够第一时间被抢救过来。

  只是,方泥馨到了急诊科之后,发现自己的所学,虽然广泛,但每一方面,也就那么一回事,根本没办法在急诊外科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如今不管是华国也好,还是全世界的顶级医院也好,都没有说一个人就能够顶起一片天的全能医生。

  每个学科和专业的顶流,都在专科里面。

  急诊科接触的病人里面,最多的就是急腹症、创伤、中风等疾病。

  这些里面,急腹症早就被重视了,中风需要的技术,就算是普通的副教授都未必能够解决得了,能够最快接触到急诊科的方式就是去接触创伤。

  这也是方泥馨选择去李东山博士后流动站的原因,只是阴差阳错之下,如今的方泥馨归到了骨科的编制里面。但这也没什么,方泥馨现在觉得,只要能够多救治患者,多解决患者的病苦,也很不错。

  因为方泥馨发现了,自己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去改变急诊行业,也没办法去在急诊行业上,做出来多么大的贡献。

  反而,急诊科更像是一种大型地病人中转中心,这是必然的。

  因为每个学科的顶流技术都在专科,专科专治,会诊手术,多学科联合,这才是最科学的可取之道。就算一个人再厉害,各个学科都非常牛.逼!

  那又如何?

  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患者同时有普外、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的致命性创伤时,你一个人同时做三台手术?

  还是需要多学科联合。

  恰好,方泥馨发现了陆成的专业很厉害,所以她就改变了思路,先把自己的一个学科的技术,去学习好,学习到能够有大用的层次。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泥馨发现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