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巨唐的诗人们_我老腊肉回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治斗争为主线的宏大叙事。

  而作协官方,能够把诗人这个部分提炼出来,不得不说,是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

  “李白杜甫第一档,中间空一档,才是其他人!”

  “李杜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问题来了,李杜之下的第三人是谁呢?”

  “我爱白居易!”

  “白居易个锤子,这就是个渣男!”

  “我爱元稹!”

  “元稹和白居易这两个货色差不多!”

  “还是边塞诗人们的诗,读起来舒服啊,大气磅礴的!我爱死了!”

  ……

  王昌龄,同样是边塞诗派的代表。

  他年少时期,同龄人都在忙着科举考试,而他,偏要去嵩山当道士。

  当了几年的道士之后,他就去了塞外。

  这时,他写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0岁的时候,他回到了长安城,参加科举。

  以他的才华,自然是中了进士。

  然后他就来到了国家图书馆,当起了管理员。

  但是没几年,他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被一贬再贬。

  然后他来到了南方。

  这时候的他,心情应该是很糟糕的。

  有朋友来看他。

  他写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贬谪的日子总是难过的。

  后来,他被贬到了湖南的时候。

  好友李白还特地写了首诗来安慰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老王啊老王,我已经把对你的思念,托付给了头顶的明月,让它一路陪伴你,安慰你吧。

  59岁那年,他遭受到了地方官员的妒忌,被杀害了。

  “王昌龄虽然在官场上混得不怎么样,但是他的边塞诗,倒是写的很不错啊!”

  “我也想要有个李白这样的朋友,没事就给我写诗!看看汪伦?哈哈,靠着朋友都把自己名流千古了!”

  ……

  边塞诗人里,还有一位雄奇瑰丽的大诗人,岑参。

  岑参的祖上,其实是非常显赫的,曾经出过三个宰相。

  但是到了他这一辈,是很穷的。

  20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书读的差不多了。

  就跑到长安城,想要找权贵举荐自己做官。

  但是失败了。

  接着他又去了北方,游荡几年,也是没有什么收获。

  当时的朝廷,想要晋升,要么是科举,要么是战功。

  于是,岑参和很多人一样,也选择了去塞外。

  刚到边塞的岑参似乎经常想家。

  他写道: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待了不到两年,他就跑回了长安。

  然后和李白、杜甫、高适等人,都玩的不错。

  然后,他又开始怀念边塞的生活了。

  他又跑到了大西北,跟了当时的名将封常清。

  这段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