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3章 微服私访:在常熟 求月票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面,不过这红袍子的声音老者是挺熟悉的,此人名叫瞿秉渊,出身常熟名门铁琴铜剑楼瞿家,光复3年江南乡试中了秀才后就在常熟本地为官,去年又中了举人,现在官拜常熟县令。他还有个老爹叫瞿墉,和潘世恩一起投靠朱皇帝,是当下的黑龙江省巡抚。

  而这位“邃庵先生”不是旁人,正是朱皇帝跟前的红人翁同龢的父亲,名叫翁心存。在满清的时候他已经官拜户部侍郎,还有个儿子叫翁同书的在道光二十年中了进士,官拜詹事府少詹事。太平军逼近北京之时,翁心存、翁同书两父子就从北京人间蒸发,去天津当了两年寓公,之后也没有出仕大明,而是回了常熟老家闭门读书,很有一些不贰臣的意思。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儿子翁同龢在大明朝中内外钻营,步步高升。

  正因为有翁同龢这个靠山,翁心存翁老爷子自不把瞿秉渊这个晚辈放在眼里,哼声道:“镜之啊,当今之世不是讲言论自由的吗?老夫又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有什么打紧的?再说了,老夫所言也俱是实情。当今天子的武功虽已超过成吉思汗,堪称一代天骄,但是文治还是稍差一些,对于小民生计,更是漠不关心,比起清鞑的康乾二君是有所不如的。”

  瞿秉渊登时没有话说,回头看了眼一个穿着儒生袍的高大男子,苦苦一笑,刚想说什么,那男子一摆手,就径直走到了翁心存身边,一施礼,开口就是南京官话:“老先生,在下姓罗,是《清流报》的记者,能问几个问题吗?”

  翁心存滞了一下,点点头道:“啊,罗先生有什么话就问吧。”

  这位罗先生笑了笑,却朝翁心存身旁的佃户们点点头,问道:“诸位都是翁老先生的佃户?”

  “是的,我等都是给翁大老爷耕田的。”其中一个上点年纪的老农恭敬地答道。

  常熟这个地方历来文风鼎盛,谁都高看读书人几分,这位“罗先生”一身儒士打扮,自然也容易受人尊敬。

  “老丈家中自己可有田?又租种几亩?租子多少?交了租子后所得可够温饱?”

  这位罗先生笑吟吟的又是一连串问题。

  “老汉家里有一亩半的薄田,还租了翁老爷的五亩水浇地,每亩交租子一银元外加800个小铜板,在常熟已经是轻的了,所以交了租子后足够一家温饱了。”

  一旁又有农人帮腔道:“翁大老爷心善,收的租子都比别家要低一些,差不多占到四成的收成。”

  “四成的租子不少啊?”那罗先生显然是不知道农事的,懵懵懂懂地问道。

  一旁马上就有农夫指出。

  “那得看什么地,翁老爷的地都是水浇地,一年两熟,多的话五百斤谷子都能收上来,交完翁老爷的绅粮一亩都能余下三百斤谷子,差不多就是两石白米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