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工业化的第一波冲击 求保底月票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能卖出去10亿斤盐吧?2000万银元的利润唾手可得……”

  “什么?5个铜元能制出一斤兰芳盐?”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嘛!他们兰芳的灶户、盐丁要怎么活?兰芳的盐政衙门的浮费又怎么交?”

  “该不会朱天子将兰芳的土人变成奴隶,用奴工制盐吧?”

  “就是奴隶也要吃饭啊。咱们两淮的灶户、盐丁过的日子也苦到家了,再苦就要反了……”

  屋子里面的人顿时就嚷嚷开了,脸上却都是不相信的表情。他们都是世代盐商,别的事情不知道,盐还能不知道?一斤盐几个铜子儿不是收不到,可问题是一分钱一分货,几个铜子的盐可都掺着泥沙,能有一半是盐就不错了。可这兰芳盐的纯度起码有九成五,须得反复熬制提纯,就是有20个铜子儿都不一定能熬出来。

  曹通看着满洲锦衣华服的大盐商在议论纷纷,就在心头冷笑。他早就找上海的洋商请教过了,这兰芳行制盐的法子叫什么……工业化!用洋灰在日照充足的海滩砌成大盐池子,用什么化学添加剂提纯杂质,用锅炉煮盐卤。这生产成本低了不知道多少,制出来的盐都是又细又白的。他们西洋人都是用这个法子制盐的,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扬州盐商如果想要开设西式盐场也没啥门槛――只要朝廷能够批准。

  可问题是……两淮地方上靠盐吃饭的人可不止这一屋子的盐商。还有盐帮、盐丁、灶户,还有各种管盐的衙门,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有十几万!几个用西法制盐的大盐场就能断十几万人的生路?

  另外,这西人可不仅有制盐的妙法,还有纺纱织布之法!还有能在海上往来如飞的快船,还有能喷着黑烟日行数百里,载货几万石的火龙车。若都引入中国,倒霉的可就不是制盐一业了!失业的也不止是两户盐业的十几万盐丁、灶户……

  看来这闭关锁国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在曹通的心思飘到军国大事上去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幽幽地道:“要是……我说,咱们还是要找靠山,南边不收可以找北边!”

  北边?大清朝?还是……太平天国!?

  曹通的目光被发声的人吸引了过去,原来正是丹徒盐商李文安(和李鸿章的老爸同名)。他们李家是沿着长江往湖广贩盐的,而湖广现在已经成了兰芳盐的天下。根本没有淮盐的市场,虽然丹徒李家也有千万家产,但是没了进项,总有山空一日。另外,李家这日前的两江钱业危机中也狠亏了一笔,几十万立信庄的票子三钱不值两钱出了手,现在又听到立信庄将被重组成立信银行,所有立信庄的存单、银票,都可以转为5年期存单,由汇丰行担保的消息。这事儿真是让李文安郁闷的要死。

  黄锡庆忙一瞪眼,沉声道: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