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农民问题专家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当然不知道了,他只知道后世某党用两次分田扰动天下,搞出两位五百年未见之英主。似乎这田土一分,就能天下大吉了。

  他看看罗泽南,罗大军师捋着胡子摇摇头道:“乡间农人的确艰难……因而有田归富户,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之说。致民贫困者,究其原因就是土地集中,重租高利。如苏南之地,清初,一亩之租,好田为一石二三斗,中田为**斗。而如今,苏松二府之租额少者亦得一石出头,重者竟有一石五斗之额,其中吴江最为突出,虽下下田,亦收一石有余之租。有民人作诗曰:催租急于石壕吏,倾瓶倒筐向何藏,坐使农家注空釜,累累看汝堆仓箱。此次天下剧变,这归根结底的缘由,怕就在于此吧。不过单单平分土地,如归义公所言,的确也没有什么大用,不三五年,这大半田地又得落到少数富户之手。”

  罗泽南顿了一下,又是一叹:“皇上乃西洋富豪,自不知小民之疾苦,农事之艰辛。水旱灾荒之年十之七八,风调雨顺之年不过十之一二,小农小户之家如何能抗?况且小农之家又多好排场,婚丧嫁娶,无不耗费颇多。再有个三病九灾,不得已只能抵押田产高利借贷,以图眼前,而事后又如何能赎得回来?”

  朱济世点点头,后世的自然灾害还好说,不过生大病娶老婆倒是让人耗尽积蓄的大事情。

  杨秀清又插话道:“归根结底也不是水旱灾害和婚丧嫁娶……伪清的吏治**,官绅勾结,欺压小民是其一,缙绅大户,凭藉其势力,短交粮赋,其缺额自必取偿于乡曲之淳良小户,而为牵长补短之计;农人繁衍愈多,而田土不增是为二,罗军师方才所言,田租自清初以来不断上涨,究其原因,还是人丁过剩,田土不足,即使田租高昂,也不怕租不出去。有其二者,以小农小户之家,耕区区数亩薄田,如何能得温饱,如何能不沦为无寸土立足之佃佣?”

  原来是人太多,地太少。朱济世心道,后世中国也被人口太多的问题困扰,不过后世的国际贸易发达,农业技术又非常先进,可以通过输出工业品进口农产品和使用化肥、农药、良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两个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可是在当下,想靠大帆船贸易进行洲际粮食买卖根本就是异想天开,而且中国的出口也不可能太多,现在可不是贸易自由的时代……

  “杨卿是想用《天朝田亩制度》解决吏治**和人丁过剩?”朱济世思索着又问。

  杨秀清笑了笑道:“当可缓和一二吧……有田同耕当可尽得田土之利。以圣库调节荒丰当可使民免受水寒灾害之苦。留足口粮余皆归公,可以使粮赋平均。以军法治民则是为了耕战一体,好和陛下争天下。只可惜……”

  杨秀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