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6章 朱皇帝和英日谈判 狂求月票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英国利益的。所以他没有必要在日本问题上做出让步。

  丘胖子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地看着朱济世。

  场面有些尴尬,所有人都不说话。最后,还是朱济世打破了沉默:“日本已经准备开发长崎、大阪、横滨、名古屋和虾夷五口通商了。我想,这可以成为《英日协定》的一部分。但是五口之外,英国人最好不要前往,否则后果自负。这一点,也要在条约中写明!”

  英国的“探险家”们是很喜欢在别国的土地上瞎转悠的。还时不时的会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现在大明朝廷的直辖省(府)大都是开放的,因而在大明土地上瞎转悠的英国人就不少。冲突嘛,当然也少不了。为此,丘吉尔隔三差五就要去找大明外交部交涉理论。

  好在中国人基本上还算温和,在大明朝廷的直辖省份里面还是有王法的。虽然民人多少有些排外,但是命案什么的倒很少发生。不过日本武士们就没有那么讲道理,他们是有砍人权(武士砍平民不犯法)的!这要是隔三差五就砍几个英国人,日英之间非打起来不可!

  所以德川幕府不敢像大明那样开放,只能搞几个口岸,同时在人烟稀少的虾夷岛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

  “英国需要治外法权、协定关税和自由贸易……”

  “这不可能!”

  “皇帝陛下,这对大明难道没有好处吗?”丘胖子道,“大明的商品,现在不也一样被阻挡在日本国门之外?”

  朱济世并不理会丘胖子的抗议,继续道:“日本将会实行进出口配额管理,包括大明和英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输日商品,都必须有幕府发放的进口许可。此事不容讨论!”

  朱皇帝当然是站在维持德川幕府封建统治的立场上同丘胖子谈判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日本国内盛产金银铜等贵金属,但也不是什么“黄金之国”,每年的金银铜产量,在铸造成货币之后,不过就相当于四、五百万左右的银元。由于日本出口的拳头产品很少,只有海参、鲍鱼等等,他们的贸易几百年来一直是逆差(主要对中国),所以这四五百万就是日本主要的通货来源。如果日本的贸易逆差大于铸币量,那么日本国内的通货就会减少,通货紧缩就会出现。

  而日本武士的收入长期以来是同大米挂钩,一旦米价因为通货紧缩而下跌,武士的收入就会下降。一部分底层武士就有可能陷于穷困,不少藩的财政也会破产。幕府的统治自然不稳。所以德川幕府自200多年前就开始实行“丝割符”制,严格限制贵金属流出。而这项政策,一直执行到现在。

  历史上德川幕府的倒台和幕末的动荡,很大程度上同黄金外流和通货紧缩有很大关系――日本当时所实行的货币制度非常坑爹,其官铸金币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