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卷阅读102_干爹(强强,高干,父子,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内陆续迁往西安,而这一成果,是全长工人集体斗争争取到的福利。

  山沟里苦熬二十年的当年的热血青年们,如今已全部人到中年,拖家带口,两鬓飞花。这一代人的青春如夏花般凋零在七十年代,唯一的希冀就是能把孩子送出去。即使不能回京,也一定要上到西安,绝不能屈在山沟里。

  这时正赶上军委国防科工委部级领导下到三线单位视察工作。据说,领导下基层走访的前一天晚上,工人“起义”拿下了厂办和工会,有老职工在中间发动组织。然后,工人代表兵分两路,一路迎着领导考察团,在宝鸡市内拉开横幅堵在宾馆门口,与上面部委领导进行谈判!另一路,大波的工人携带家属,拦截了宝鸡至西安的某段铁路线,静坐铁轨上,威胁如果当天谈不下来,就集体卧轨。

  这是走投无路,这就是要来真的。

  宝鸡至西安的铁路瘫痪五个小时,不能通车。

  孟建民说,他当时脑袋上也缠着白布条子,穿一身藏蓝色旧工作服,和所有老同事一起,在铁轨上坐了五个小时。二十年人生多艰,把老爷们儿都快逼成一群泼妇。

  最终谈判胜利了,上面领导也同情体恤三线职工,这么多年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燃烧生命做出巨大贡献,不能付出了青春再牺牲掉子女。领导拍板点了头,兵工厂家属大院年内全部迁至西安,让职工子女将来能够在西安上小学中学。厂房因为需要大面积占地,西安城里买不下那么大块地,厂子仍留在西沟,每周有班车往返西安岐山之间,送职工进山上班。

  因此,孟小京将来,就能在西安上高中了,平时也住在西安的新宿舍大院里。

  孟建民一家日子过得舒心,少棠心里就踏实了,俩人高高兴兴喝酒。这老哥俩本质上没有矛盾,有矛盾也都是让各自养的儿子造腾出来的。

  孟奶奶在厨房里说:“原来以为景景成绩能比咱们碑碑强,结果还没有考上重点呢,去了西安,也不能念重点。”

  大姑说:“何必非要念重点,您放宽心,能去西安这就不错了。”

  孟奶奶大声嘀咕:“还是咱们碑碑考分高!”

  大姑小声提醒:“您别这样,那是因为孟小北有额外加分,所以才高那么几分……”

  孟奶奶白了闺女一眼:“那不是咱碑碑自己挣得么?!”

  他大姑懒得跟老太太争:“是是是!您大孙子最好!……我也觉得还是孟小北性格好,没什么心计。”

  孟奶奶又说:“你看孟小京,才来住两天,就把碑碑那辆高级山地车骑跑了耍了两天!他爷爷的旧车他怎么不骑?怎么就非要骑碑碑的新车呢!”

  这一大家子,若论偏心眼子,孟奶奶若认第二,绝没人敢认第一,少棠都自感不如。孟奶奶就疼自己养大的宝贝孙子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