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上海现状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上海现状

  吴淞江之事,给周梦臣上海之行蒙上一层阴影。

  来到上海之后,周梦臣首先看见的是满目疮痍的民生。

  陆家作为上海望族,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上海县城的城墙陆家都出力不少。可以说陆家就是上海民生的代表了,结果倭寇事起,逼得陆家家主拖得病身残躯,捍卫陆家原本的士林地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上海民生已经到了何等程度了。

  陆家作为上海豪门,尚且如此。上海其他百姓该怎么活啊?

  这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在周梦臣面前。

  此刻的上海还是一个县级单位,所管理的地方,也是很小的。后世的上海在这个时代来看,应该是松江府,甚至单单松江府也未必能覆盖后世上海的范围。

  单单查过往的战例,倭寇多次从宝山所突入上海城下,上海作为战场,甚至有几次围城。周围民生能好过才怪。

  而且朝廷的赋税一点也没有减免。松江一府承担的赋税。要比其他一省还多,而上海一县要承担的赋税,要比其他一府还多。

  民生的恢复也可谓艰难。

  这一切,周梦臣都记在心中。只是这些都是次要的。他首先要看得,就是港口的问题。

  只是他首先面对一个问题,最适合作为港口的,也就是吴淞江了。原因很简单,吴淞江是长江最后的支流。而长江口附近,有大量泥沙淤泥,毕竟整个上海,以及崇明的很多地方,在汉唐的时候,都还泡在海里的。别的不说,郑和下西洋时候用的刘家港。而今也不用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所以吴淞江是周梦臣最好地选择了。这同样也是历史地选择。

  而吴淞江出海口,居然不在上海境内,这让周梦臣有一些错愕。不错,在明代吴淞江出海口,是在苏州管辖之下,在吴淞江口有两个卫所,一是吴淞江所,一个是宝山所。真正的吴淞江口,应该在卫所下面。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梦臣有权限,将这两个卫所的土地划给上海就行了。毕竟吴淞江在上海境内转了一个圈,从吴淞江逆流而上,第一个县城是上海。

  第二个问题,就非常棘手了。

  那就是吴淞江淤塞严重。在出海口这一片也是一样的,而且在明初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曾经修缮过这里的河道,让黄浦江夺吴淞江出海。

  但是时代久远,河道都有拥塞。周梦臣简单测量了一下吃水深度,就知道,这里做港口的话,会很麻烦的。甚至吃水比较深的船只,都不能直接靠岸。

  这让周梦臣皱眉不已。

  不过,他思来想去,如果想在长江出海口附近选择一座港口的话,那么吴淞江从上海以下到长江这一段距离的河道两岸,是最最合适的了。

  毕竟吴淞江虽然是长江最后一条支流,但是这个时候的长江,已经非常宽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