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6【惊天豪赌】_台湾娱乐197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追求的东西。”

  如果说史蒂芬的影评是委婉地指出王梓钧的不足,那《纽约时报》上的另一篇评论却是直接将《海上钢琴师》贬得一无是处了。该评论这样写道:“……这是一部糟糕透顶的影片,扎克利.王必然会因此遭遇他的票房滑铁卢……整部电影沉闷无聊不说,影片开头那些追逐美国梦的移民,与男主角1900形成鲜明的反差。而影片的基调居然是同意1900的生活态度,而嘲讽那些普通人的无知。我实在难以想象,像1900这样一个毫无梦想的人,存活于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价值?自命清高、消极避世……这就是这部电影赞美的东西。在我看来,这部某些人口中所谓的寓言式电影,还不如色情放映厅里那些片子有意义。”

  媒体铺天盖地的评论,让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傻眼了。一张报纸上极尽赞美,另一张报纸却是尽情贬低,甚至连持中间态度的都找不到。就好像问某人人品如何,一些说这人是个大善人、大孝子,另一些却说此人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就没有说此人普普通通的。

  该信哪边的?

  混乱两极的报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为《海上钢琴师》吸引来了无数的新观众。然后这些新观众中,再次分化成两部分,一部分将《海上钢琴师》奉为经典,一部分提起这部电影时轻蔑嘲讽。

  然后奇迹就出现了,这部王梓钧自己都对票房不抱希望的文艺片,首周票房居然达到了643万美元,这一般是商业大片才能达到的数据。

  不过跟王梓钧的其他电影比起来,《海上钢琴师》明显后劲不足。在火爆了半个月后,电影院里的上座率就开始快速降低,照这么下去,《海上钢琴师》能不能在美国上映满两个月都是个问题。

  消息传出后,那些贬低《海上钢琴师》的媒体,开始传出王梓钧遭遇票房滑铁卢的消息。

  王梓钧却没空管那些报道,在电影上映三周之后,他就准备回亚洲了。

  跟随王梓钧一起回去的,还有林正英林道长。

  林正英是李小龙的左膀右臂,这几年一直跟着李小龙在美国混,不少好莱坞的动作片都请他做武术指导。

  这次王梓钧找李小龙借人,自然是带着林正英回佳视拍僵尸片的,如果佳视的僵尸电视剧收视好的话,不仅会接拍续集,还会弄出个电影版本。

  在前往机场的路上,王梓钧说道:“林兄,这次委屈你了,你一个好莱坞的大武指,要跟着我去香港拍电视剧。”

  “王先生你就别逗我了。”林正英笑道,“你也是行内人,自然知道做武指多辛苦。这次你请我回去做男一号,我是求之不得啊。毕竟我的家还在香港。”

  王梓钧开玩笑道:“原来林兄你早有回香港的打算。若是真一去不回,那龙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