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线索_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基因片段中翻找起来,很快,就又找到了一些类似游动叶结构的部分,以及关于背板刚毛,尾叶与复眼的一些结构相关的基因片段。

  这些基因片段所表达的结构拼凑起来,已经有了一只奇虾的雏形,这让林易更为相信,这就是一只奇虾的基因序列。

  但很快,对方奇虾的身份便确定无误-他找到了表达口锥结构的基因片段,这是恐虾纲射齿目独有的结构,在其他生物身上不大可能出现。

  口锥坚硬且锋利,说明其属于掠食性奇虾,而结构呈现四放射状,代表其是赫德虾类的成员-意味着,其是那个熟悉的奇虾巢群下品级个体的可能性又多出了几分。

  剩余的更多结构渐渐显现,最终呈现了这只赫德虾类的全貌-令林易惊讶的是,他的外形,不同于任何一种后世已经发现的奇虾,而是,分外怪异。

  正常的赫德虾类具有发达的椭圆形头壳,包裹整个头部。而下方内缘平滑,如头盔一般护住整个头部。

  但这只奇怪的赫德虾类,头甲下方的内缘却并不平滑,而是具有锋利的齿突,仿佛盾皮鱼类的上颌,分外狰狞。

  而与之配合的是,头部下方那一对附肢,形状也是向上弯曲,刺刃朝上的形态,仿佛是下颌。与头甲一同组成了发达颌骨结构。

  标志性的四放射口锥则位于颌部正中,应该是咽喉的位置,整体宛如脊椎动物的颌,却因为下颌是由两条附肢组成,可以分开,更是显得分外狰狞,宛如异形的狰狞巨口。

  除此之外,它的游动叶结构也经过了高度特化,身侧从前往后数的第一对游动叶分外发达,最后一对游动叶同样发达,但比前一对略小,整体也更宽。

  而其余的游动叶结构则高度退化,形成了类似巴氏申德汉斯虾那样,与鱼类的胸鳍,臀鳍趋同的游动叶构造。这也是林易没有第一时间确认游动叶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

  赫德虾类还具有背叶,例如海神盔虾身体左右两侧各两列的游动叶结构中,上方的两列就是背叶。而这只奇虾的背叶,依然是大部分退化,仅留下一对形如鲨鱼背鳍的发达背叶。

  并且,连其尾叶都特化成了类似尾鳍的形态,只是依然是水平方向排列,形态上比起鱼的尾鳍更像鲸类。

  这一切的一切与后世远洋鱼类高度趋同演化的特征让这只赫德虾极其适合速游或巡游,并且与巴氏申德汉斯虾一样高度特化。

  但这,却更引起了林易的注意-如此高度特化的结构,如果仅凭自然演化,不大可能在早志留纪直接出现。

  那么,其作为奇虾巢群兵种的可能性就越发大了起来。只有巢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形态学变化,产生全新的物种,或者说,品级个体。

  至于拥有明显擅长远洋游动的品级情况下,奇虾巢群为何依然无影无踪,以及这个个体的基因序列为什么会被按理说八竿子打不着的陆生节肢动物巢群获得,这一切林易都尚未可知。

  但无论如何,消失已久的奇虾巢群,算是终于有了全新的线索。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