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未雨绸缪_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因序列底层逻辑相互配合。

  不过,其还是能产出营养卵,以将获得的营养物质供应给母巢以及主体结构。

  或者说,这整体就是一个硕大的,固着在海底的品级个体。由负责摄取食物的海林檎株体部分,负责防御的脊针结构部分,以及最核心的大脑部分组成。

  因此这些软管的外形将做的十分粗大,方便容纳更粗的神经与更大的营养物质输送管。并且为了防止各种情况,它们将被埋在海床的泥沙中,扎根其中。

  发达的大脑与这些结构会耗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其将具有大量营养物质储存结构,并且将延伸并增殖极多的海林檎簇群。以尽可能的压榨营养物质。

  将一个惊人发达的,来自“克拉肯”那堪比后世头足类的发达大脑与配套的营养物质供给结构等塞进一个类似母巢的生命体体内,固着在海底,依靠海林檎簇群的供养生存。

  而控制方式,根据对那些申德汉斯虾基因序列的解析,林易得知,奇虾巢群控制那些申德汉斯虾与拟颌赫德虾的方式,是类似后世真社会性昆虫的腺体分泌信息素加基因底层逻辑控制。

  而类似的结构,林易并非没有。

  但为了应对可能的打击,林易需要将它们的基因序列进行较大的改动,从神经突触结构的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控制,以在遭到打击后正常使用。

  基因序列底层逻辑,对有了经验的林易来说并非难事。只需要将当年魁首古颚的基因序列底层逻辑搬过来加以修改即可。

  其他的一些结构,都将是以海林檎为原型,且末端生着其他作用模块的棘皮动物腕足,以起到各种作用-主要是末端生着复眼,或生着回声定位发射与接收装置的感知结构等。

  这些附肢将能让它们高效的收集浮游生物,并从海床沙地中收集营养物质,将其供应给主体组织。

  与此前的所有软管结构都不同,这些管线中,不止集成了营养输送结构,还拥有传统的带髓鞘神经结构,用于中央的“脑”控制外围的结构。

  但他却并不打算使用类似的方式,而是也准备使用类似当年控制魁首古颚的方式,利用特殊的声波结构,对这些收集营养物质的品级加以控制。

  设想中,在一些罕有生物接近的深海地区,林易打算安装大量的类似结构,并且内部没有特殊神经突触结构,而是全部依靠传统的髓鞘神经来传递信号。

  后者基因模版上改进而来的微化鱼雷虿一直是巢群海战品级个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林易不再需要它们去攻击大型生物,而是要它们,收集更多的营养物质。

  同时,为了更为适应深海的环境,这些品级个体将具有类似曾经奇虾的夜视复眼,并且体内压力与外界保持一致,作为仅仅能在深海存活的品级。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的保证这个大脑的寿命,让其具有复杂宏观结构的同时也能和母巢一样,理论拥有无限的寿命。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