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5章 菌毯增殖_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菌毯增殖

  这些蝎形巨虫的腹部中,拥有一个特殊的囊袋结构,这让它们的腹部分外臃肿,整体呈现出类似后世一些在人工环境下吃到撑的蝎子的外形。

  而这个囊袋结构正连接在它们特殊的尾部上,并且拥有发达的肌肉组织用于将这些液体喷射而出,这也就有了此前它们远程喷射液体的一幕。

  不过这些林易都并不感兴趣-纯粹靠肌肉结构挤压的喷射,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臼炮怖蛛那样的生体火炮就是了。重点是,它们囊袋内的结构,引起了林易的兴趣。

  囊袋之中,除去那种液体,还夹杂着大量的真菌孢子,大量在液体之间增殖,并等待被喷射出时,大量增殖,产生如此前那样的效果。

  虽然对林易也没什么用处,但给他提供了灵感-为何不让菌毯的结构组织也一部分储存在其他品级个体体内,让其他品级个体将其喷出,以迅速增殖一片菌毯?

  正常情况下,需要先蛹化一座母巢,再在母巢的基础上向四周蔓延菌毯,但如此一来,却能让单独的菌毯伴随瘤状结构存在,多点开花,加快增殖。

  至于携带这一结构的品级,林易第一时间又一次想到了魁翅俯冲者-无他,这一品级的机动性,是无可比拟的。

  自从其问世以来,向远处扩散新母巢的任务,都由魁翅俯冲者以类似“婚飞”的方式实现。即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再适合建立母巢的空地处迫降,开始向母巢的蛹化。

  设想中,全新的品级个体将由一个发达的,用于供弹与储存发射药的地下部分和炮台状的地上部分组成,能在远距离向靠近的生物发射霰弹或穿甲独头弹,造成杀伤。

  林易准备将接收结构与复眼结构整合,将这些塔状的小型观察结构安置在炮台结构后方,用于引导炮台开火。

  再进行类似的远程扩张,可以由一只魁翅俯冲者携带脂肪组织迫降,蛹化为母巢的核心。而更多的魁翅俯冲者将携带菌毯瘤生成结构,在附近放置大量菌毯瘤结构。

  根据测试,全新的炮台结构发射的穿甲独头弹能有效的击穿巨鲎蛛的外骨骼,而霰弹弹丸也足以对中突怖蛛造成致命的伤害。

  而与在海中同理,除去攻击结构,感知结构也同样重要。

  而接收结构则分布在菌毯四周,炮台结构后方。此时,接收结构已近不再依赖侧线,而是有了全新的构造。

  而炮弹本体则作为空间突触载体,与增殖出的菌毯连接,作为林易控制它们向四周继续增生的节点。

  这便是林易参考对方那些蝎形巨虫,设计出的全新品级。这种特殊的炮弹结构中,容纳着大量类似孢子的菌毯增殖结构与浓缩营养液。

  但在陆地上,这样的结构已经不再适用,再加上,近战攻击已经难以满足林易现在的需求,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