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6章 李青云的抱怨_李青云柳晚晴夏冰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一直很高。

  这也使得滨州市即使经济总量早就超过了对方,在省内的重要性也只能屈居第二位。

  省内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城建拨款,盛京市的优先级别,一直都在滨州市之上,甚至高出还不止一点半点。

  这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了,辽东省委书记张光磊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更不会仅仅将目光放在盛京市的身上。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将自己好不容易请回来的“干将”,放在滨州市了。

  默默回味了一下李青云刚刚的讲述,林忠信就伸手做了个手势道:“嗯,有些道理,你接着说。”

  李青云轻轻点了点头,接着开声道:“一直以来,咱们滨州市的人均收入,都是全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最高的,是东三省名副其实的最富裕的地区。”

  “但是,滨州市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也渐渐沾染上了其他城市的一些弊端。比如城市的服务业划分不够细致,城市发展缺乏推动力等等。”

  “另外,随着东三省这些年来提出的大力发展省会城市的口号,资源向盛京市、春城市、冰城市倾斜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这对滨州市来说,无疑加大了发展的难度……”

  李青云这番陈述并没有丝毫的夸张之处。

  事实上,东三省地区对省会的偏爱,一向很明显。

  因为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东三省的三大省会,都是副省级城市。

  其在各省的话语权,比省内的其他地市要强出了好几筹。

  而滨州市,虽然也是副省级架构,但因为地处偏远,又是海滨城市的缘故,在文化和居民的生活习惯上,都显得有些另类。

  这样的滨州市,自然也不太受省领导的待见。

  实际上,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港口,滨州市本来绝对有机会成为连接东北亚经济的桥梁。

  但是却因为省里的扶持不够,加上省内兄弟地市抢夺投资资源等重重因素,渐渐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李青云心中是十分惋惜的。

  今天没有外人,在大伯面前,他索性一股脑将这些积压心头的话都吐槽了出来。

  听着李青云的抱怨,林忠信就笑呵呵的说道:“哦?看起来挺有情绪的嘛。你说省里不支持你们滨州市的发展,可你们滨州市也给省里贡献过什么啊。你们市里在经济这一块,不都是直接归国家管的吗?”

  林忠信说完之后,李青云的眉头就是一扬。

  他看向这位大伯,反驳道:“大伯,话不是这么说的。咱们滨州市可以说是东北地区经济的风向标。如果咱们能够好起来,是可以带动一大片共同发展的。”

  “可现在呢?咱们滨州市一心一意想要做大做强,可今天一个项目被省里‘关心’了一下,调配给了兄弟地市;明天又是一个项目申报上去,没能获批。”

  “长此以往,咱们滨州市就渐渐变成了现在这样上不去、下不来的不尴不尬景象。”

  可能觉得自己的吐槽有些多,李青云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一个,就是一个先富后富的问题。”

  “国家和省委想要振兴东北经济,这没问题。但是所有资源平均分配,这是不大现实的。我觉得,省里在这方面,要多考虑一下咱们滨州市。”

  “因为只有咱们滨州市这个东三省的‘名片’打响了,才能更好的带动兄弟城市的发展……”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