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0章 再封辽东镇边疆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勋官授予相应的土地,让他们世封永镇,发展经营,你觉得如何?”

  最低的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李世民拟授田百亩,而最高的上柱国授田五十顷,也就是五千亩。

  武骑尉获勋后,便在辽东划一百亩地,再把旁边一些山林等划给他,做一个庄子,这个庄子土地可以世袭,然后还能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如果是自己耕种,那就等于减免三分之一税。

  勋越高,土地越多。

  但有一点,勋田勋地不可出售,必须本人和其子孙经营镇守,否则朝廷收回。这样做的好处,一来酬谢军功,二来也是借此开发辽东。

  毕竟能获勋的起码也是军士,而大唐如今虽也有募兵的北衙,但仍是以府兵的南衙为主,就是北衙募兵,那也基本上都是从官员地主富户子弟中招募的,故此兵士本就是这时代百姓中有产阶层。

  越高的勋越难获,慢慢的就主要以军官为主了,所以军官们以勋在辽东得赐勋田勋地,世袭经营,无疑能够撬动巨大的民间力量。

  秦琅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很鸡贼。

  历史上大唐的府兵制度不到百年就崩溃了,无兵应募,府兵也没战斗力,关键就是到了后来无田可授,府兵的基本军田都保证不了,勋赏也无法兑现勋田、功名等赏赐。

  所以地主富户的良家子们谁还愿意再去点选府兵,谁愿意自备干粮打仗,结果什么也捞不着?

  甚至是最后沦为贵族高官们的侍卫随从?

  良家子避兵役,最后不良人入军,军队战斗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差,不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兵员装备等都跟不上了,最后只能改募兵制,当兵吃饷的兵,已经跟唐初的府兵完全不是一个群体了。

  李世民的这个勋官制度,很明显是有吸纳秦琅当初武安家臣骑士的做法,给立下军功的勋官们在辽东这样一个极需开发的地方分授土地,既能酬谢将士军功,又能开发经营辽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勋官就将成为在唐的一个武士阶层,他们守土有责,子弟也会优先点选府兵。

  有封地的勋官们能维持其财力、武力,能够保证大唐府兵的战斗力,能够镇边守疆,确实一举多得。

  保证这样一个阶层,无异于对于稳固大唐的府兵制,有重要保障作用。

  不得不说,皇帝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其实给勋官们于边疆授予封地,也是惠而不费的,边疆的土地本就不值钱,别说一个武骑尉才一百亩,就是给个三五百亩又如何?

  划分一片刚夺取的土地给他们,他们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脉或财力等来经营,朝廷只是减免掉了三分之一的税赋而已,仍然能收取三分之二的税赋,更不用说,中间能省掉多少开发经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尤其皇帝计划,还是把肥沃的平原地区都列为朝廷直属正州县,而把山区地带拿来分封,而且按这种分封法,其实这些分封给勋官们的地方,也一样还是朝廷正州县啊。

  只是税赋上让出了三分之一而已。

  这算盘打的真是太精了,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千里辽东,有成千上万的勋官们,山区遍地是他们的庄园采邑,个个勋官也都是自备武器,弓马娴熟的战士,那谁还能再拿辽东如何?

  而大唐的勋官们都能得到勋田采邑,也能保证这个强悍的府兵阶层的不动摇,战斗力不下跌。

  厉害。

  “报!”

  即将抵达白岩城,一名骑士赶来报告。

  “和顺郡王率军攻白岩城,不幸中箭落马,只得暂停攻城!”

  “李思摩伤势如何?”李世民惊问!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