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364章 金殿封王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班排好,天才真正大亮。

  这时突然又来了一队人马,披甲执锐,却不是仪仗队,而是秦理秦珪兄弟俩个亲自带领宿卫宫中的勤王兵马,他们过来是再次搜监。

  所谓搜监是自魏晋时传下来的一种制度,所有官员参朝,除了要通籍验符外,都还要搜监,就是搜身,防止夹带武器等。

  刚才百官已经被严格搜过了,但现在秦怀道兄弟俩还是奉命又来搜一次。

  任何人朝见天子都不得携带武器。

  就算是得到皇帝特旨赏赐剑履上殿的元老重臣,也只能带木制的剑,称为象剑。仪仗队,也基本上用的是木制上漆的武器,称为班剑。

  只有千牛卫的千牛备身、备身左右等这些人可以持千牛刀、御器械等,这些人是真正的带刀、带箭侍卫。

  浩浩数千官员,把殿内殿外都挤的满满的。

  再次严格搜检过后,居然还真就又搜出几个违规之人,有人身上带了小刀子小剑,还有人带着小锤子,虽然这些东西也不能全算武器,可以算是装饰,或者是日常使用的小工具。

  但依然属于违规,特别是眼下这个时候。

  而其中一人又偏偏还是韦家的姻亲,是韦家的女婿,这就更引人联想。

  秦怀道冷眼打量着这个连连称误会的小小九品主事,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一挥手,把搜出违禁之物的几人全都拖走。

  中间出了这么个小插曲,朝会仍然如期进行。

  太子上殿,临朝听政。

  但也仅殿中三品以上官员们能看到这位太子殿下,甚至站在殿门口的隔太远还看不太真切。

  一套拜见礼仪下来后。

  主要是由翰林学士宣读诏敕,韦萧、高护等人谋害天子按律处置,并对他们的同党予以处置,然后是太子监国摄政,对重要官职的一些人事调整,以及对军队的赏赐等等。

  当御史读到加封秦琅为检校尚书令、兼知中书门下二省事、平章事,加尊为尚父的时候,殿中不可避免的响起了一片惊呼之声。

  但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

  明知这封赏有些过了,特别是尚书令和尚父,甚至逾越,可没人吭声。

  有人甚至在想,天子是不是已经死了,只是太子他们秘不发丧,只等稳定好局势,到时再发丧?

  秦俊被加封为特进、检校侍中、检校北门禁卫诸营、带兵宿卫宫禁,还加封为太子太保,特赐封为武安郡王,赐食实封三千户。

  殿中一众紫袍大臣们看着距离太子很近的那个年轻人,三十多岁,这是一步登天了啊。

  果然虎父无犬子,昨日之前,又有几个真正把这位年轻的齐国公放在眼中呢,毕竟大家也只是敬重其父秦琅和其祖父秦琼,认为秦俊一个庶出子能封国公,全是靠的父祖之功勋门荫。

  可现在,殿中大臣勋贵们都得承认,以前小瞧了这个年轻人。

  虽是秦家庶出,但能杀伐果决,丝毫不比秦琅差,毕竟现在事后来看这场宫变,当时的情况还是比较紧急的,若是一般人,就算能第一时间知晓了宫中发生的事情,只怕也没这个胆量敢立即起兵讨逆。

  更别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做出决定,还能做出上乘的谋划部署,并且还能仅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已经平定了宫中的逆乱。

  这是何等的了得啊。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