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8章 请开延英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被召到延英殿议事也表示受到了皇帝的重视,因而成为大臣们的一种荣誉。

  秦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若散朝后,有要事奏对,宰相们就会请开延英,太后也便从后宫来到延英殿与宰相议事。

  不过因为太后毕竟是妇人,所以这些年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奏开延英,一般都是数名宰执进奏,或是全体宰执奏对,不会有单独一位宰执面圣。而太后召见臣子于延英殿,也都不会单独召见。

  这个规矩是上元元年以来的旧规矩,大家都很清楚。

  虽然如今天子亲政,没有了男女避讳,但宰相们还是约定俗成,不单独奏对,这其实是防止有宰相趁私下之机夹带私货。

  这也属于两府宰执们的相互权力监督。

  李烨亲政三月,延英奏对也一直延续之前的旧例,没有宰相私自奏开延英单独面圣的。

  而现在秦俊却在朝会结束时,直接请开牓子,却是要单独奏对。

  皇帝李烨仅仅只是愣了一下,然后马上笑着回答,“首辅有事,那朕便在延英殿等候。”

  来恒、裴行俭等数名宰执都微微愣神,只是最后谁也没有出来反对这违反潜规矩的行为。

  虽然大家也好奇想知道秦俊想要单独延英奏对说什么,但大家也知道延英奏对之所以这些年成为皇帝与宰相大臣们议事的主要方式,就是因为不论是日朝会上的对仗奏,还是散会后的杖下奏,不仅要求有史官在场负责记录,甚至要求必须有中书、门下二省的高级官员同时参与,共同听取奏报,并随时为皇帝参谋决策。

  紫宸殿的入阁奏事,同样得有史官记录奏对,甚至也会要求有中书、门下的高级官员参与。

  只有延英奏对,若是有机密事务,是可以要求史官不在场记录,也可以不要求中书门下的官员在场听取的。

  简而言之,秦俊要跟皇帝说什么,没有人知晓。

  一般而言,向皇帝当面奏对,只有两种事情,一是军国大事,二是按现行法令规章没有明文规定、难以处理的事务,要当面向皇帝奏对。其余的事务,不必奏闻,按规定处理便好。

  秦俊要求独自开延英,事情绝不简单。

  皇帝先回了后宫。

  站在落地更衣镜前,十六岁的天子有些走神,宫人们动作温柔而又轻盈,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十六岁的天子身上有着几大名门的血统,洛阳独孤、渤海高氏、河南长孙、皇族李氏还有吕宋秦氏,祖母是历城秦氏,母亲是吕宋秦氏,可以说秦氏的血统还不少,比长孙氏和高氏更多。

  所以年轻天子李烨,就显得特别的英俊,有长孙家、独孤家的鲜卑遗传的一副美髯长须,在以髯胡为美的大唐,李烨这副连鬓络腮的髯须就显得特别英武男儿气。

  而皇族李家的浓眉大眼,加上秦家的阔面高鼻,那真是身高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