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四十三章_童养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家仪仗进京是大事几时从钦州启程,以及进入京城的日期、时辰都是经过卜算的因而许多重要人物都应诏令赶往钦州,再随赵诚铭一道在吉日吉时启程要到三月初九那日才会正式进京。

  那些“重要人物”显然都会是新朝勋贵虽本人还未抵京可各家家眷却已早早在京中安顿下来,各自采办家什物品、打点府邸门面等事宜。

  因这些勋贵之家的各项所需,镐京街头也就顺理成章地恢复了生机。其热闹繁华虽暂不能与前朝鼎盛时相提并论,却也足以让人看不出这座城池是亡国几十年后才刚被收复的京畿故土。

  街头巷尾都洋溢着一种如雨后春笋破土般的朝气,不拘是衣香鬓影的贵客还是粗布短褐的走卒,每个人的笑容里俱是热切的期许与希冀藏着克制的雀跃与欢欣。

  经过几十年战火的涅槃这片山河与其上的所有人终于等到了新生的这一日。

  这种时刻所有人都有一种自发的默契,将数十年来被异族奴役、欺压的苦痛暂且抛开将这几十年里倾举国之力付出的沉重代价藏进心底最深处,惟以欢喜,恭候即将到来的崭新盛世。

  就在沐家人抵京的第三日,赵诚铭的特使便来传话,大意是说在三月廿八的登基大典后就会破例安排沐家人探视沐武岱让沐家人只管安心。

  不管怎么说明确得知沐武岱眼下性命无虞又有了赵诚铭这期限明确的口头承诺,沐家人心中大石放下一半,阖家上下总算真正有了过日子的模样。

  沐家在利州偏安繁衍数百年,这初次真正踏进中原就是迁居京城,在许多事上便就跟没头苍蝇似的,不拘想办点什么,一开始总会遇到“摸不清人家大门往哪边开”的窘境。

  手忙脚乱好几日后,沐青霜终于想起贺征给自己的令牌,便让人拿了令牌去贺征的将军府搬“救兵”。

  贺征可说是如今“沣南贺氏”的主心骨,他的令牌自是好使的。那边接了令牌后,立刻就派来一位年长稳妥的管事姑姑,随行带着侍女、侍者共六人,前后花了不到十日,就有条不紊地协助向筠将沐家三座宅子相关的琐事打点得顺顺当当。

  房宅修缮该去哪里雇佣人手,家具琐物该去哪里定制、采买,吃喝用度可与哪些商户定契供货,所有门门道道都捋分明后,沐家人在镐京的生活这就算是安生了。

  到了二月下旬,沐青演开始为家中大小孩子物色进学之所,沐青霜闲着无事,便时常与向筠一道出去四下走走,熟悉熟悉京中地形,有时也顺手添置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

  二月廿三是个大晴天,趁着沐青霓和沐霁昭午睡时,向筠便约沐青霜去东市估衣街,想要挑些好的布料,给家里人全都置办一身新衣,到三月初九迎仪仗观礼时正好穿得上。

  京中的诸行商家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