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2章 佤邦 农村与汉卡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了,那就做好一份发一份,发到耳东电子。”

  “晓得嘞。”

  和宫雪结束通话,南易就开始看虎崽买回来的报纸。

  报纸上的消息挺劲爆,说是鲁省鸢都一个姓陈团市高官调任鸢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密州当市长,就任后的第一次调研,就让他手脚发麻,市属全部150家独立核算的国营企业,有103家明亏或暗亏。

  原因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关系不直接。陈市长在新公布的中央文件中找到了一句话“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

  由此,陈市长决定把这些企业统统卖掉。

  第一家被选作试点的是总资产270万元、职工277人的密州电机厂。市政府最初拿出的改革方案是国家控股51%,职工买断49%,但陈市长提出要改就由职工全部买断,最终定下来的方案是,9个厂领导每人出4万元,20多个中层干部每人出资2万元,普通职工每人出资6000元。

  这次改制搞了一年多,在新公司的成立会上,陈市长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报上的内容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提及其他企业是怎么处理的,不过这位陈市长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国企改制的大幕算是缓缓拉开了。

  南易感叹一声,看过就算,国企改制和他不会有什么关系,这潭浑水他没打算去蹚。

  去年,柳美良的小日子很好过,一开始卖别人的386电脑,一台能赚到八千多,后来改成卖自己香塂公司的产品,里外里赚的就更多,南易估摸着他去年已经有资格竞争国内首富的位子。

  可到了今年,形势就变了,国际上不管是硬件还是整机,价格集体跳水,芯片的价格一天三变,以进口组装为致胜法宝的柳美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仓库里的芯片存货价格每天都在缩水。

  按照报纸上记者的说法,45岁的柳美良看起来非常疲乏。

  1979年,英国的《经济学人》上有一篇文章上写到:价格低廉而制作略显粗劣的华囯商品,将展现出它强大的竞争能力。

  这句话一语成谶,从1983年开始,华囯的小屏幕彩电就闯进欧洲市场,1985年只有区区的5.5万台,而到了1988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25万台,占去了欧洲16.9%的市场份额。

  为了和低廉的囯货竞争,欧共体各国厂家不得不削价30%,由此,欧共体委员会认定华囯彩电倾销,需要征收15%—20%的反倾销税。

  这消息一宣布,刚刚在规模化生产上尝到甜头的国内彩电厂商就是一片哀嚎

  请收藏:https://m.5k5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